东望洋灯塔: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的守望者

2016年07月12日 14:08   来源:新华网   陈彦妤 王晨曦

  在澳门半岛自然地貌的最高处松山山顶,矗立着历史悠久的东望洋灯塔。澳门海事及水务局近日开放东望洋灯塔供游客参观。同时对外开放的还包括港务局大楼、政府船坞、海事博物馆以及船队基地青洲塘。

  松山又名东望洋山,灯塔坐落在位于松山西南部的山顶上,是东望洋炮台的一部分。澳门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就以东望洋灯塔的经纬度坐标为准。灯塔底部海拔93米,由澳门土生葡人加路士·维森特·罗扎设计,建于1865年,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至今基本保持原貌。

  从松山市政公园拾级而上,便能望到灯塔白色半圆锥形的外部结构。塔身以一些黄色线条为点缀,塔尖则为红色。一尊早已锈迹斑斑的黑色大炮,默默地守护在一旁。另一侧是一座始建于1622年的圣母雪地殿教堂,内部墙上绘有融合了中西文化艺术特色的壁画。

  灯塔底部直径为7米,总高15米,只有一人宽度的回旋楼梯连接底层与塔顶。灯塔内部总共分为4层,1至3层在灯塔内部,第四层为灯塔射灯和眺望台。灯塔内部设有文物陈列,展出了各个时代灯塔使用的照明器件。每层还有澳门海事及水务局的人员维持秩序,并向游客讲解展览物品。

  作为本次活动的志愿者,海事及水务局海员刘先生说,灯塔开放以来,每天都会接待600多名游客进入灯塔参观。由于现代航海科技的进步,东望洋灯塔现在的作用并没有过去那么大。不过,改装现代化照明系统后,依然能为航海服务。“一百多年了,灯塔顶端的巨型射灯从开始一直使用至今,真是了不起!”他自豪地说。

  站在灯塔的瞭望台远眺,澳门的现代与繁华尽收眼底。远处的跨海大桥、旅游塔等现代建筑,与近处的大三巴、板樟堂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多年前的这里,可以遥望扬帆破浪的远洋船队,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往返于中国和欧洲。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中西方文化的交融,都在这里展现,游客纷纷驻足留影。来自内地的蒋云申说:“澳门几百年前就和西方有了交往,这个灯塔见证了这么多年的历史,真是没想到。”

  东望洋灯塔在1992年被评为“澳门八景”之一,于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特区政府还专门规定周边地区新建高楼不得超过90米,以保持灯塔周边景色不变。澳门特区发行的货币、邮票,以及旅游介绍、纪念品,都少不了东望洋灯塔这个“城市形象代言人”。

  作为澳门历史的一部分,东望洋灯塔早已融入这个城市的生活中。松山被特区政府开辟成市政公园,东望洋炮台也成了市民日常休憩的场所。“其实如果灯塔不开放,我们也会常常带孩子过来爬山或者捉蜻蜓。也许对游客来说那是一个景点,但对澳门人来说,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伴随很多代人成长的一种记忆。”专程从氹仔岛带孩子参观灯塔的全职妈妈林女士说。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