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男子接到请柬囊中羞涩 抢来豪车借朋友当婚车

2016年07月14日 14: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被抢走的跑车

  被抢的跑车被装扮成了主婚车

  今年5月,在崇州市打工的宜宾男子王某接到朋友发来的结婚请柬,囊中羞涩的他又十分好面子,决定实施抢劫,搞到钱再回老家。

  5月6日早上,王某在崇州城区实施抢劫,将驾驶保时捷敞篷跑车的市民张女士手机钱包抢走,在张女士跳车逃离后,王某驾驶跑车逃离了现场。王某潜逃回宜宾老家后,自认为已经安全了,便“豪气”的将这辆跑车“借”给朋友当主婚车,但没想到仅仅过了21个小时,便被崇州市公安民警顺藤摸瓜,抓个正着。

  女车主送娃上学遭抢 劫匪伤人抢包还抢车

  今年5月6日上午9点15分左右,家住崇州市区的张女士驾驶自家保时捷敞篷跑车送孩子到幼儿园上学。看着孩子进入幼儿园大门,张女士打开车门准备离开,哪知道刚坐下没几秒,一名陌生男子拉开副驾驶车门闯入车内,持刀威胁张女士交出财物。

  据崇州市公安局办案民警曹阳介绍,张女士当即进行了反抗并大声呼救,却被劫匪用刀刺伤,钱包和手机也被抢走,张女士在反抗过程中找到机会跳下了车,由于四周有人,劫匪并没有下车追赶,而是驾车逃离了现场。

  警方顺藤摸瓜 嫌疑人21小时后落网

  事发后,张女士拨打了报警电话,接警后,崇州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全面开展侦查。在向受害人张女士询问了嫌疑人的身高、相貌、口音和大致年龄等特征后,民警通过技侦手段调取到保时捷跑车的行驶画面,并沿途走访群众和加油站,通过大量的摸排和走访,将嫌疑人的逃逸方向锁定。

  据办案民警曹阳介绍,民警在大邑调取的视频显示该车进入大邑东,于一偏僻路段停下后嫌疑人下车将车牌取下来,随后在大邑县城仿佛漫无目的地行驶了许久。

  民警顺着线索继续连夜进行侦查,案发第二天5月7日凌晨2点,民警发现被抢的保时捷跑车进入了宜宾市内,专案组民警当即连夜奔赴宜宾。

  排查工作在5月7日早上有了新的进展,民警在宜宾街头的一队豪华迎亲车队中发现了被抢保时捷的踪迹。“当时涉案保时捷跑车就是这队婚车中的主婚车,我们经过对比后确定了这一点。”办案民警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刚发现跑车时,还有些惊讶被抢车辆怎么不到一天就成了婚车,但很快便在车队中看到了一个身影,与受害人张女士描述的劫匪形象十分相似,连身上的衣服也与监控能通过视频里的一致,基本可以锁定为嫌疑人。

  由于现场迎亲车辆较多,加之民警为了不破坏迎新现场的喜庆气氛,并没有立刻实施抓捕,而是在新郎到新娘家接亲时,将等候在楼下的嫌疑人一举抓获。

  接到请柬囊中羞涩 嫌犯称原意为抢钱随份子

  犯罪嫌疑人王某被警方抓获后,对自己实施抢劫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办案民警介绍,王某曾因抢劫坐过牢,王某向民警供述称,案发前他一直在崇州打工,但并不顺利,囊中也十分羞涩。

  今年五月初,王某接到朋友的结婚请柬,本就没钱的王某不但一口答应要到场参加婚礼,更是夸下海口可以为朋友搞一台婚车。电话打完,王某顿时着了慌,他连婚礼的份子钱都还没有,更别提搞一台婚车。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王某供述自己最先的作案动机,仅仅是抢劫驾驶豪车的单身女性,一是因为驾驶豪车者有钱,二是单身女性比较容易得手,并没有抢车的打算,准备抢到钱后再租一辆车给朋友当婚车。事发当天,王某在张女士跳车逃生后,由于害怕被抓,驾驶跑车逃离现场,在大邑县将车牌取下后,自认为已经安全了,便想着不如将这辆车拿给朋友当婚车,更有面子,便在大邑找到一个朋友借了几百元钱加油,经成自泸高速将跑车开回宜宾,并得意地将车“借”给朋友当主婚车,没想到还不到一天的时间,便被警方抓获。

(责任编辑:王子威)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