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的重大机遇来了,这可以说是惠州有史以来最大的政策与最好的平台,全国第三个、广东省唯一一个中韩产业园落户惠州。中韩产业园是中韩合作的“小特区”和“试验田”。
如何抓住这一重大机遇,规划建设好中韩(惠州)产业园?14—15日,惠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务虚会召开,与会人员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推动惠州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主题进行务虚研讨。
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在总结大会上称,共建中韩产业园是一个“大战略”,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是一个“大机遇”,建好中韩(惠州)产业园需要“大视野”,加快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需要“大智慧”,建成中韩(惠州)产业园需要凝聚“大合力”。
南方日报记者从务虚会上获悉,中韩(惠州)产业园的建设将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惠州将积极对接韩国的创新资源要素,建设这一创新平台将采用创新招数,比如改革体制机制、引入新业态等。
●南方日报记者 罗锐 通讯员 刘君
1.迎来最大政策红利与最好平台
经过8年的前期准备,2012年,中韩两国正式启动自由贸易谈判,2015年6月1日,中韩两国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张玉中在务虚会上作辅导报告时称,中韩自贸协定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外签署的覆盖议题范围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对中韩双方而言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协定,实现了“利益大体平衡、全面、高水平”的目标。
深圳海关关税处副处长兼海关总署深圳原产地管理办公室主任郑冬阳称,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实施以来,第一个降税年度的12天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项下进口受惠货值1.52亿元,关税优惠276万元。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6月底,惠州进口中韩自由贸易协定项下进口受惠货值2231万元,关税优惠106万元。
中韩自贸协定是第一个将地方经济合作、共建产业园纳入自由贸易框架的自贸协定。2015年10月31日,中国商务部和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签署《关于共建中韩产业园的谅解备忘录》,确定两国在中国的山东烟台、江苏盐城以及广东和韩国的新万金项目地区建设中韩(韩中)产业园。
“中韩产业园合作大有可为。”张玉中认为,中韩产业园是双边务实合作中的重大创新,有利于推动中韩双边关系和双边务实合作深化发展,必将成为中韩经贸合作的新抓手、新平台。
根据《谅解备忘录》,中韩产业园将挖掘合作潜力,提升合作水平,创新投资和产业合作模式,推动经济合作,为两国企业创业创新搭建合作平台。中韩产业园以及园内企业可优先探索运用自贸协定的政策措施。
“这是目前惠州最大的政策与最好的平台。”陈奕威说,共建中韩产业园是一个创新之举、是深化中韩全面合作的积极探索,中韩产业园是中韩两国地方经济合作的“小特区”、中韩两国企业创新合作的“大平台”、落实中韩自贸协定的“试验田”。
2.将参加“全国比赛”和“国际比赛”
共建中韩产业园是一个创新之举,中韩产业园作为一个新鲜事物,需要大胆创新,先行先试。
张玉中提到,对于商务部来说,中韩产业园的建设是一个新鲜事物,山东烟台和江苏盐城的中韩产业园虽然已经开始建设,但时间也不久,也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对于惠州来说更是如此。陈奕威说,国家同意在惠州建设中韩产业园,就是要惠州先行先试,就是赋予我们一条试验之路、探索之路、创新之路,要发扬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为国家构建产业园合作规则探路,以“大视野”来谋划推进中韩(惠州)产业园规划建设。
过去几年,惠州以“向我开炮”的决心和“革自己命”的勇气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多项改革举措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行列。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惠州把创新驱动落“实”到发展上,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改革创新之风吹遍惠州,但面对中韩产业园这一“小特区”和“试验田”,改革创新举措力度更高更大,要用更大的视野来看中韩产业园的建设。
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说,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不仅给惠州带来一系列有利政策,更重要的是立足广东、着眼全国、面向世界。明确园区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强化产业合作,凸显园区特色,既立足现有资源禀赋,做好“惠味”文章,又秉持交流融合理念,进一步彰显韩国元素,实现特色立园、特色兴园。
形象地说,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惠州一方面要代表广东,参加“全国比赛”,另一方面又要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
在功能定位上,惠州将把中韩(惠州)产业园建成“自创自贸区”,将用好环大亚湾新区、仲恺高新区、大亚湾开发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潼湖生态智慧区“五区叠加”的政策优势,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中韩自贸协定框架下的中韩(惠州)产业园“双自互动”。
中韩(惠州)产业园将建设成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新平台、中韩落实自贸协定先行示范区、全国对外开放发展新高地、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