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记者看“一带一路”:交往让我们更加紧密相连

2016年08月01日 10:44   来源:人民网   郭颂霞

  原标题:外国记者看“一带一路”:交往让我们更加紧密相连

  人民网兰州8月1日电(郭颂霞)7月29日至31日,来自世界各国主流媒体的46位负责人来到甘肃,先后参观了兰州新区和敦煌。感受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我们采访了其中的一些成员,向这些来自遥远国度的同行们了解了他们对中国、对“一带一路”的看法。

  中国行之后会写什么?

  不远万里来中国参加世界主流媒体喀麦隆《变革报》出版部主任泽维尔· 艾吉尔缇是一位资深媒体人。虽然已经年过六旬,但一路上,他甚至比甚多年轻人还要敬业,照相机、平板电脑交替使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告诉记者,参加这次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了解中国的机会。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对于喀麦隆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那时候,无论写什么,读者都会很好奇。现在,随着商贸往来的增加,喀麦隆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但与此同时,也有了一些负面评价。” 泽维尔· 艾吉尔缇说。

  所以,他希望写一些深入介绍中国的文章,把中国的发展经验和先进之处写出来,发表在杂志、报纸上。他还可能回去参加电视台的辩论,让更多喀麦隆人加深对中国的了解。“感谢《人民日报》组织这次活动。你知道,并没有很多喀麦隆人来中国。作为先行一步的人,我很荣幸。”他说。

  同样资深的《多民族格鲁吉亚报》总编辑米哈依尔·阿依迪诺夫已经多次来过中国,甚至兰州他也已经比较熟悉了。但第一次到敦煌,他坦言自己还是被震撼到了:“在莫高窟三维数字中心,我看到了那些非常珍贵的影像资料。我没有想到中国的拍摄和放映技术已经如此先进了。”

  在他看来,格鲁吉亚将是一带一路的受益者。这次考察中,他也做了大量的记录,回国之后,他会将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写成报道,让国内读者更了解中国。

  “一带一路”构想会带来什么?

  对于遥远的岛国马达加斯加来说,与中国、与甘肃省的紧密联系早就已经开始了。“在马达加斯加有中国的医疗援助项目。我有一位医生朋友就来自甘肃省的兰大二院。他们医术高明,我们非常尊敬他们,也非常信任他们。”提及对中国的了解,马达加斯加《午报》发行室主任奥利维耶·拉莎密察多夫说。而他相信,“一带一路”的构想将为他的国家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参加这次活动的媒体人基本都是资深、专业的媒体工作者。他们见多识广,思维非常敏锐,对于“一带一路”的建设充满期待。摩尔多瓦因佛塔格通讯社社长认为“一带一路”带来的合作应该更加具体和务实,最好两国能够建立更多的合资企业。

  尤里·基日尼茨扬诺夫是《哈萨克斯坦世界报》总编辑。他对在兰州新区参观过的兰石集团和水性科天集团两家企业印象深刻。“我们国家也存在工业污染和装修污染的问题,希望中国能和我们国家多开展合作,特别是在清洁能源等领域,促进共同发展。”

  泽维尔· 艾吉尔缇也对于这两家企业印象深刻。“我发现两家工厂的工人非常有组织、有纪律。这很值得我们喀麦隆学习。事实上,这些年中国在经济上的发展速度之快,令我们很震惊。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现在也是我们国内的热门话题。”他说。

  文化交流促进经贸往来

  在享誉国际的文化名城敦煌,考察团参观了博物馆、莫高窟、观看了以敦煌文化为基础排练的舞剧,在月牙泉小镇体验了休闲旅游文化,还了解了即将开幕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筹备情况。古老文化的魅力能够传播到这些异国媒体人的心中么?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关系如何?

  几内亚新闻网编辑莫罗·卡马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敦煌莫高窟对文物的保护。“非洲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现在已经西方化得非常厉害了,很多历史文物都看到不了。这很可惜。而中国用高科技来保护文物,非常了不起。”他说。

  埃及新闻总署非洲版总编辑拉曼丹·古拉尼用带有阿拉伯口音的英语说出了“软实力”这个词。他告诉记者,文化交流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在文化交流中各国、各民族互相了解,最终才能促成经贸合作。作为媒体人,他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中国介绍给非洲人民。

  尼日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兼《萨赫勒报》社长马哈马杜·阿杜斯告诉记者,在他的国家,人们会通过观看央视法语频道、阅读杂志等途径了解中国。在他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了仅次于法国的第二大的重要的伙伴国家了。

  离开甘肃后,考察团成员们还将在北京参加由人民日报社举办的其他活动。相信如他们所言,他们对于中国的报道将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在这些国家的主流媒体上。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