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香港,住在“活化”的历史建筑里(图)

2016年08月04日 17:06   来源:人民网   吴玉洁

  由古迹“活化”而来的饶宗颐文化馆,青瓦红墙,古意盎然。吴玉洁摄

代表香港人集体回忆的公屋美荷楼被“活化”为青年旅社。吴玉洁摄

 

  空气中弥漫着清香,绿树掩映青瓦红墙,间或有几声鸟鸣,入眼所及,尖顶的平房建筑皆有近百年的历史,身处在饶宗颐文化馆里,不禁感叹香港闹市还有如此清雅的所在。

  这是香港历史建筑“活化”工作的一个剪影。

  在香港,摩天高楼间隐藏着1400多座历史建筑,记录了这座城市的百年过往,也承载着市民共同的回忆。而同时,寸土寸金的香港,每一寸地皮都代表着一个商机,空置的古迹该如何保护,才能不被经济发展的浪潮所破坏?敢于挑战的香港人在不断探索中,将古迹“活化”成旅馆、超市、文化中心等现代建筑,古为商用,探索出一条古迹保护的“新出路”。

  古为商用 百年古迹“化身”文化旅馆

  饶宗颐文化馆坐落在香港荔枝角山岗上,前身是荔枝角医院。行走其间,略带锈迹的通风口,简单古朴的窗棂扣,还有“巴掌大”的通报窗,这些不说话的物件默默传递出丰富的历史细节。在“活化”之前,这片尖顶红墙的平房建筑群曾肩负过华工工舍、检疫站、监狱、传染病医院等诸多功能,见证着区域发展的每一段故事。

  2008年特区发展局推出的首批“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决定结合社会企业力量,赋予历史建筑新的商业价值,前荔枝角医院名列其中。在对10个改造计划仔细评选后,具有“香港文化传承”理念的饶宗颐文化馆改造方案最终中选。

  饶宗颐文化馆总干事黎业荣介绍,为了能原汁原味地保留原有的建筑特色,他们在改造过程中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手工打磨掉所有墙表的白色防潮油漆,露出本来深红色的砖墙;保留以往的结构框架,为旧建筑注入适应时代的新改动,确保符合安全标准……“铺瓦尖顶红砖平房,正如香港一样,结合了中西特色,我们希望尽可能留下以往的外观,把20世纪香港的老建筑风格保存下来。”

  “活化”后的饶宗颐文化馆以香港国学大师饶宗颐命名,主打“中国风”,古意盎然的园林分成了文化旅馆、展览演艺区和历史保育区三个部分,用旅馆的商业收入支持文艺展演和古迹维护。黎业荣说,“活化计划拨款帮助历史建筑改造,之后的经营就需要运营者自负盈亏,仅老建筑的维护一年就需200-300万港元,资金压力很大。好在现在认同文化传承的有识之士越来越多,我期待两年后能够实现收支平衡。”

  集体记忆也是“古迹” 公屋建成青年旅社

  文物保育对务实的香港人来说似乎是个“亏本”的买卖,但香港市民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态度却很坚决。2007年,香港特区政府由于填海造地的需要拆除了1925年建立的皇后公共码头,却引致大批民众垂泪惋惜,心疼集体记忆不复存在。

  这次事件让特区政府放慢了城市发展的脚步,开始反思很多曾经不被视为古迹、却有意义的建筑物该如何对待。由此出发,特区政府提出了“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吸引非牟利团体参与,既要整修维护如“饶宗颐文化馆”之类的百年古迹,也将香港有社会价值的老建筑系统保存更新,打造成不同的文化地标。

  由此才有了“美荷楼青年旅社”。

  作为香港第一代安置灾民的公共房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荷楼是许多香港“屋邨仔”(在公共房屋长大的人)的集体回忆,草根的生活、清贫的岁月、邻里间的脉脉温情,都饱含其中。这座并非“主流古迹”的H型大厦,在“活化”成青年旅社后,却变成香港著名的住宿点,外地游客在此感受地道港式生活,更有很多香港人周末携家带口前来,怀念以往的旧时光。

  为不让“活化”后的建筑和原有历史脱节,“活化计划”中多数方案都格外注重历史意义的展现。在“美荷楼青年旅舍”中,就专设一间公屋生活馆,馆内陈设第一代公屋房间的复制场景,还布置了超过1200件居民藏品、40多段口述历史,拼凑出从1950至1970年代香港公屋居民的生活点滴。正因如此,生活馆常能见到不少耄耋老人的身影,在一幅幅黑白照片前久久驻足。

  在香港,保护古迹文物不单单是历史文化的延续,更面对着土地和经济的挑战。在商业利益和历史价值之间,香港选择了后者,却又用“历史建筑活化”这一巧妙的折衷,证明了两者并非不可兼得。畅游在两处各有特色却历史厚重的旅馆中,能感觉到的是,香港市民的心中不仅有“柴米油盐”,更有“诗与回忆”。(吴玉洁)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