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VS珠三角 如何“特”出精彩

2016年08月22日 11:37   来源:南方网   

  近两年来,全国掀起一股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作为国内最早践行特色小镇构想、并成为建设标杆城市的浙江,更是将这一城市发展的新路子,作为其七大产业发展的“另辟蹊径”模式。不过各地在“特色小镇”这个命题下打算大干一场之际,必须弄清楚特色小镇为何而建。这不是面子工程,也不是升级版的房地产扩建,它最终面向的是产业的升级和城市的升格。

  特色小镇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差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相对于发展雷同的患“城市病”的大城市,小镇因承载的内容没有大城市多,因而其发展路径可以千差万别。

  世界上有名的特色小镇非常多,包括生活休闲型的小镇、文化创意型的小镇和旅游休闲型的小镇等。这些小镇往往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区域,而是一个具有某种要素集聚功能的区域。

  不同于划一块地吸引工厂、企业入住的开发区,特色小镇集生产、生活、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当夜幕降临,开发区的工作人潮逐渐散去,踏上归途,特色小镇却凭借其完善的配套和宜居的环境吸引着更多人在此安居乐业。因此一个地区要建设特色小镇,必须完成其产业功能的升级,甚至是创造一个新的产业业态。

  纵观全国,浙江的特色小镇建设之所以走在前列,首先在于其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浙江此前便以块状经济为主,即某一产业遍布一个镇,甚至跨越几个镇。围绕产业可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产业特色不同,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这与西部城市以国企为主、难以形成“特色”的情况迥异。

  除了产业,更重要的是浙江有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创业人才储备。毕竟,主打转型升级的特色小镇必须有人才和创新创业的支撑,才能真正做到要素的集聚,并迸发出更高一级的人文因子和生活气息。

  现实来看,在浙江有两种类型的特色小镇富有生命力,一种是传承历史的,另一种是创新未来的。传承历史的小镇是建立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并且能够引领该产业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比如绍兴建黄酒小镇,以及浙江其他的丝绸、茶叶、旅游等特色产业(文化)小镇。

  创新未来型的小镇则可以是“无中生有”,或是偶然所得,或是依托国际化发展的大企业生存。杭州有个玉皇山南基金小镇,靠近钱塘江,原先是一大片陶瓷市场。

  后来互联网电商产业兴起,许多企业、商户改在网上销售陶瓷,于是空出了不少仓库,这些低矮仓库吸引了一批文化设计企业和金融企业进驻,将仓库改造成基金公司,集聚了几百家企业从事股权私募投资等,管理资产达几千亿,成功实现了向金融业态的转型。

  在浙江之外,一向以专业镇闻名的广东也正大力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时常被拿来做对比的长三角与珠三角,在如何打造特色小镇、培育城镇化建设新增长点方面的PK,难免又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特色小镇的成型带动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企业辐射形成的上下游产业生态圈,另一种是中小企业抱团形成的集聚。就这两种模式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具备不错的发展条件。长三角区域内,浙江的温州、宁波等地拥有大量中小企业,杭州则孕育了阿里巴巴这样的龙头企业,并善于发挥阿里的带头效应。

  而在珠三角地区,佛山等地至今仍生长着大量的制造业草根民企,但也有美的、碧桂园这样的大企业开始形成一定的圈层效应。因此就产业基础来说,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具备了一定优势。

  然而与浙江相比,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城市有着两头在外的嵌入型发展传统,比如东莞。三来一补、外资居多的这种外源性经济对企业的独立性和自然生长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打造特色小镇的内力修炼方面需要花费更大力气。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长三角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经济培育方面的步伐要快于珠三角,尤其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发展上,成效尤为突出,使其具备了强大的创新创业基因,吸附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而在珠三角的一些制造业重镇,传统产业带来的环境、劳动力素质等问题,仍是困扰城市升级的因素。

  因此,无论是浙江还是广东,打造特色小镇都要注重推动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挖掘创意、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的价值,真正跳出开发区建设模式。制造业发达的广东可以将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等产业作为发力的重点,这些产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最后,打造特色小镇要注重市场的力量,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但不能替代企业的主体作用。毕竟像基金小镇这样的特色镇,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无法单靠规划建成。

  (作者杨柳勇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