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台湾艺文名宿赞两岸携手很美好
中新社记者 陈悦
台湾现代剧场开拓者金士杰和全能艺人卜学亮都是投身艺文事业30年以上的名宿。9日,在福建厦门,一位姑娘郑重的“致谢”让他们颇为感动。
两人是台湾果陀剧场舞台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的主演,今次和另一位台湾话剧“老将”、果陀剧场创始人梁志民一起来到厦门为9日启幕的闽南大戏院两岸艺术节助阵。《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也将是今年艺术节的重磅演出。
在当日和大陆观众互动时,华侨大学学生小田首先向卜学亮致谢,“我的小伙伴听说我有机会见到你,要我转达她们对你的致意”。原来,她和“小伙伴”们当年特别喜爱卜学亮出演的《终极三国》,“给她们留下青春的美好回忆”。卜学亮毫不犹豫地满足了小田的愿望,上前和她拥抱。
小田又郑重地向金士杰转达自己爷爷对他的喜爱。她告诉金士杰,爷爷从来不去电影院,但听说《大鱼海棠》是由金士杰配音后,平生第一次进电影院“追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卜学亮感慨,两岸艺文交流对促进两岸民众了解作用很大,是“美好的工作”。
近10年来带着果陀多次来到大陆演出的梁志民,同样感受过大陆民众的热情和对其艺术表达的理解。
他回忆说,《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在北京首演时,自己默默坐在角落感受观众的反映。当剧情进入到深刻感情阶段时,可以听到有观众在低低啜泣;当演出结束,灯光照亮黑暗,“观众席掌声像地雷一样猛然炸开来”。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梁志民说,这对他是“很大的鼓舞”。
在台湾苦心经营28年的果陀,在大陆也有众多铁杆拥趸。以《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而言,就在两岸演出近200场,其中在上海就演出过八次,依然场场爆满。梁志民说,首先得益于两岸语言相通,“话剧是口语中表达的,透过语言来传递感情”;其次,则是两岸民众的情感和关注点是相通的,更容易相互理解。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以如何与心灵和平相处为主题,将濒临死亡的莫利教授与“利欲熏心”的学生米奇之间的对话,演绎成一场既朴实又幽默、既简单又深刻的温情舞台剧。梁志民说,两岸都已进入现代工业化社会,在现代大潮冲击下,如何找回内心,是两岸民众共同关注的话题,也自然能引起两岸民众的共鸣。卜学亮也感慨,演出这部戏五年半,每年都能感受到自己对人生看法的变化。
语言和情感的相通,也构成两岸话剧人进一步合作的基础。梁志民说,“从创作本身来说,两岸的隔阂和差异越来越小”,“大陆的创作越来越大胆和开放”。他介绍,果陀此前在设计上已经启用过大陆同行,未来包括剧本等核心内容也完全有可能实现两岸话剧人携手合作。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