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微信“火”了,短短三年内,微信公众号的刷量市场规模从215亿元升到378亿元,有八成营运类的公众号有过刷量行为,特别是一些大号的平均真实阅读量只有显示的三成。阅读量如同电视的收视率一样,那是广告商青睐的一个重要指标。刷关注量金额这两年就能够狂增160亿元,可见微信的“泡沫”越吹越大。
而刷量不仅仅出现在微信公众号里,也出现在最近火爆的网络直播平台上。在过去一年中,我国先后冒出了200多家直播平台,而资本对直播平台也展现了极大的热情,动辄就是亿元级的风险投资。于是数据造假就更成为吹打泡沫的强大推手。在2015年,曾经出现过一家直播平台显示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3亿的乌龙事件;更有某家直播平台黑屏长达三个小时,但却仍然有很多人“不离不弃”的怪事。吸引投资是造就疯狂刷量的推手之一,而资本的力量在这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去年开始,微信公众号的广告收费标准“水涨船高”,公众号年收入百万元甚至千万元并不稀罕。于是造流量赚广告,成为快速获取利益的“捷径”。而不少投资人投资微信公号,实际上并不看重内容,只是做“短期持有、尽快变现”的打算。通过做高估值以后,再以更高的价格出手,刷量有助于他们尽快找到“接盘侠”。这种态势改变了创新的初衷,让内容对资本负责,而不是对用户负责,最终是对行业信任度形成打击,是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破坏。而刷量产生的以亿计的隐性成本,“羊毛”最终是要出在羊身上,最终是要让消费者买单。用技术、法律和行业自律等手段,戳破“泡沫盛宴”,已经迫在眉睫。“刷量”破坏微信生态,“虚假”阻挡创新脚步。飞象网ceo、北京3G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项立刚就此做出点评。
项立刚:确实如此,微信公众号的刷量现在已经成为,只要你做了公众号,只要你这个公众号想运营想赚钱,就必须刷量,这样做其实是一个饮鸩止渴的“吸毒”行为。从微信公众号本身来说,随便弄一篇文章我就可以通过刷量来将阅读量刷上去,然后就可以搭载广告等,所以对他来说,其内容不需要下功夫去做,所以他会把精力放到刷量上。为什么需要刷量?因为有人要投广告,投广告的人不知道是刷量吗?他知道。这种量都是虚假的,无非要做的事情就是欺骗广告主,欺骗消费者,有的人甚至是自我欺骗。
这样一个结果使得公众号的内容没办法保证,这些阅读量,一些商业行为的指标,事实上都是虚假的,大家共同在造假,最后谁是获益者?没有任何人获益,这是一个多输的局面。如果微信公众号或者整个互联网平台都想靠这种造假让这个行业欣欣向荣发展,我是绝不相信这种事情会长期存在。所以这个“泡沫”一定要被戳破。很多人会说,这件事没有法律条文,没有办法治理,刷量者没有风险,我不是很同意这种说法。其实这件事有两方面要去考虑,第一,腾讯平台是不是在技术上提供了一个管理保障。第二,有关政府管理机构,是不是关注了这件事情,能够参与到。这件事情就是一个商业欺诈,买量的人通过欺诈让自己维持一个虚假指标;给他刷量的,是通过欺诈获得了收入,这些都是犯罪行为。我个人认为,政府和腾讯的相关平台都应该参与进来抑制刷量,大家共同参与,相信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