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音乐诗歌季闭幕演出《寻找杜甫》 陶轲 摄
“诗与远方”大型户外主题音乐节现场 王红强 摄
人民日报、CCTV新闻频道、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的大篇幅报道…… 一个多月的时间,包括大型交响诗歌晚会《花重锦官城》、大型民族音乐剧《寻找杜甫》在内的11场主体活动,“吉狄马加诗歌朗诵会”、“叶延滨诗歌朗诵会”、“张新泉诗歌朗诵会”3场著名诗人诗会,300多场配套活动,总共吸引了超过500万人次成都市民的欣赏参与……
昨晚,大型民族音乐剧《寻找杜甫》在锦城艺术宫结束了连续两天的演出,这也是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广新局、成都市文联、四川音乐学院主办的“2016首届成都国际音乐诗歌季”的闭幕演出。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草堂》诗刊主编梁平表示:“音乐与诗歌,在成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相信,这样的活动坚持下去,‘音乐之都,诗歌之城’将会成为成都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符号,成为成都的新名片。”
为什么要做“音乐诗歌季”?
近些年,音乐演出在成都层出不穷,诗歌朗诵也超越了星星之火,可是将音乐与诗歌融合在一起,这还是头一遭。
廖昌永、唐国强、濮存昕、乔榛等联袂带来的《花重锦官城》大型交响诗歌晚会,李泉、陈粒等领衔的“诗与远方”大型户外主题音乐节,荷兰阿姆斯特丹交响乐团和川音交响乐团演绎和展现马勒创作的交响性套曲作品《大地之歌》,中央民族乐团和成都民族乐团联合打造的大型民族音乐剧场《寻找杜甫》……还有经典诗意音乐作品回望、中国古诗词吟诵音乐会、歌剧《薛涛》音乐会等等,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内,这300多场精彩纷呈的音乐诗歌盛宴轮番上演,让全城都洋溢着音乐诗歌季的节日氛围。
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林戈尔表示:“音乐诗歌季集中展现音乐和诗歌,时间长,演出多,艺术样式丰富,演出形式多样,各种层面群众接触很多,对打造‘音乐之都,诗歌之城’,肯定有积极推动作用。”
从古至今,音乐与诗歌就是不分家的。著名音乐美学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韩锺恩认为,“音乐与诗歌不仅在形式上经常合作,在高层次的境界上更是相通的。音乐当中充满着诗意的情绪,诗歌当中也蕴含着音乐的美与节奏。只有在高层次上把二者相融在一起,才是诗与乐好的结合方式。”
举办300多场活动 社会影响力空前
昨晚,锦城艺术宫里座无虚席,经过《田园》《离乱》《梦想》三个篇章的表演,最后,无数张杜甫各种肖像图构成的“寻找杜甫”四个大字慢慢显现,时长90分钟的表演也圆满画上句号。全场观众集体起立鼓掌,久久不息……这是“音乐诗歌季”闭幕演出大型民族音乐剧《寻找杜甫》的演出现场。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音乐诗歌季”给成都市民带来了11场主体活动,300多场配套活动。林戈尔说,“这个活动,对社会来讲影响力是空前的。”
“尽管市民的素养不是靠一两个活动来提高的,但是有意义有影响力的活动可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成都的诗意生活已经被广泛认同,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个鲜明的标志。”梁平表示,现在成都几乎每个月都有三到四场有关诗歌的活动,各个层面、各种规模的诗歌朗诵在成都遍地开花,已经进入百姓家,成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常态。”除了高水准的演出之外,这次“音乐诗歌季”更是破天荒让诸如成都民族乐团这样的专业院团,走到街道上,来到市民身边表演。在太古里、春熙路、宽窄巷子等成都标志性场地,不时都会聆听到优美的现场演奏。成都民族乐团团长肖鹰表示,这个城市随时能够充分听见、看见城市的音乐氛围,鼓励这种活动形式能够常态性地在成都生根发芽,让市民随时能够听到各种形式的演出,培养和提高市民的音乐素养。
“那么精彩的表演,那么多的艺术家,平时都只有在电视上看到,没想到这次能够在现场观看他们的表演,让我特别激动,希望能够有机会多看几次现场演出。”9月25日双流体育馆上演的《花重锦官城》大型交响诗歌晚会,46岁的环卫工人赵佳琼出现在现场,直到现在都非常兴奋。而53岁的教师龙清明,则对表演艺术家高水准的诗朗诵赞不绝口。“大家就是大家,听他们的诗朗诵,那种韵味简直太让人舒服了。而且交响乐团的演奏也非常棒,真的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
邀请世界级交响乐团
醉了成都市民
10月19日晚,荷兰阿姆斯特丹乐团携手川音交响乐团、成都交响乐团,在指挥家彼得·桑塔的带领下,携手女中音歌唱家梁宁、男高音歌唱家王丰以及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陈响,在锦城艺术宫上演“诗意化交响乐专场音乐会”,演奏了著名作曲家马勒创作的《大地之歌》,让蓉城观众在交响乐与唐诗的完美融合中,发出对人生无尽的感慨……
对于成都打造“音乐之都”,林戈尔有自己的见解。“音乐之都,除了独有的文化艺术在这里深发之外,要把世界一流的交响乐、音乐作品,引进到成都来。一个‘独有的深发’,一个‘一流的引进’,要两条腿走路。”除了把世界一流的音乐引进来,还要让成都独一的音乐走向世界。“我们要打造拥有‘四川风格、成都表达’的作品,包括我们川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品。”林戈尔举例说,“薛涛、卓文君、古蜀大乐坊等等,本土的纯音乐作品和人物表现的歌剧作品,都要打造。王建墓出土的文物考古乐器,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世界独有的‘古蜀大乐坊’,这就是我们需要走向世界的独一音乐。”
在濮存昕看来,从本地生长最重要。“我们可以请来国内、国际具备更高雅视觉欣赏的剧团,活跃这个市场,让我们审美的眼光,像北京像上海,不比他们差。”濮存昕坦言,将成都打造成为“音乐之都”,务必要把成都与世界连接起来。著名作曲家瞿小松表示:“成都是很适合的城市。一方面它有很丰富和深厚的传统和资源,包括成都的方言、川剧、藏系文化、都江堰、佛教传统等,很多原生态资源可以采用和开发。另外一方面,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用一种包容的态度来对待文化的传承和新生,这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和优势,有了这种包容的态度才能成为大文化,因此也是成都打造音乐、文化之都所应该有的态度。”
3场名诗人诗会火爆
引爆诗歌高潮
成都是一座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音乐与诗歌,作为这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需要有这样的活动助推和深度开发。梁平表示,音乐与诗歌,在成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广大市民有认同感、有亲近感,这次活动的展示,为成都市民提供了高品质享受的一道盛宴。“我相信,这样的活动坚持下去,‘音乐之都,诗歌之城’将会成为成都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符号,成为成都的新名片。”
梁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2016首届成都国际音乐诗歌季”除了百年新诗经典朗诵和世界经典诗歌朗诵两大专场,特别安排了三场重量级诗人吉狄马加、叶延滨、张新泉的诗歌朗诵会,正是因为这三位诗人在中国诗坛具有个人的魅力,并且都是四川成都走出去的诗人。“事实证明,这3场诗会都非常成功!”据了解,著名诗人、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诗歌朗诵会,著名诗人、原《诗刊》《星星》主编叶延滨诗歌朗诵会,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新泉诗歌朗诵会……这3场诗会,分别在金沙遗址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举办,每场都集结了200位左右市民读者围观,掀起了十月成都诗歌盛会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举办高品质的音乐诗歌季,在激发大众音乐爱好和文化消费的同时,营造出推动音乐产业和文创产业加快发展的良好的营商环境,引起了国内外艺术家、歌唱家,以及音乐创作人、制作人、经纪人和音乐企业的关注,表示将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成都音乐产业发展,多家国际和国内的领军音乐企业已在积极对接落地成都发展事宜,有力地推动了音乐产业和文创产业资源向成都聚集、孵化和发展。
成都商报记者 任宏伟 实习生 梁慧琦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