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投下“干部石子”激活贫困乡一池“春水”

2016年11月07日 13: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张一凡杨云

贵州:投下“干部石子”激活贫困乡一池“春水”

  走村串户,是“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村里人把他们当作亲人,无话不说。贵州省直单位同步小康扶贫工作队副队长,石门乡极贫乡定点包干脱贫攻坚指挥部前线工作队联络员喻松走访贫困户。 张一凡 摄

  中新网威宁11月7日电 题:投下“干部石子”激活石门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记者张一凡杨云

  “是这些‘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们,让我们彻底改变了对挂职干部的看法,他们带帮我们解决了行路,理清了思路,找到了出路。村里的人们原来想不到干什么,现在都开窍了。”看到一年来的变化,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的村民胡绍会由衷地这样说。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距县城140公里,辖14个行政村,87个村民组,地理位置极其偏远、高寒,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被称为贵州“西北的西北”,是贵州省乌蒙山深处最边远的一块脱贫攻坚“硬骨头”。

  “第一书记”,是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从各省市区县对口帮扶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优秀年轻干部等中选派出来到贫困村所担任的职务,主要职责是帮助贫困村建好班子队伍、理清发展思路、落实扶贫项目、培育特色产业和提升治理水平。

  2011年1月贵州省开展了“四帮四促”活动,以“处长下基层”、“二万干部下基层”和“省直部门挂帮联系县”为主要载体,组织机关干部分批到贵州所有行政村,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服务群众,如今由省委统筹选派55864人组成了省直机关同步小康工作队,分成11590个驻村的工作组遍布在贵州的每一个村。

  “石头生根,穷根难拔!”说起石门的贫困,不少干部群众直摇头。“这是个‘鬼见愁’的地方,骑马累死马,赶猪走死猪,石窝窝里种点玉米,还要老天爷保佑风调雨顺。”

  “石门坎石门坎,上山下坡都是坎,站在山头面对面,走路半天难见面。”在石门乡工作的干部熊万全陪同记者采访时说。

已是大工地的贵州威宁县石门乡。 张一凡 摄

  已是大工地的贵州威宁县石门乡。 张一凡 摄

  虽属贵州威宁县,但从云南省昭通县到石门乡驾车只需要40分钟,而从威宁县到这里需要3个多小时,而在此前所花的时间更长些;当地气候条件是农业生产的障碍,全年霜冻、雨雪天气期占耕作时间的60%以上,除短暂的夏季光照充足,其余时间全乡14个行政村长年沉浸在云雾之中,适宜种植的除了马铃薯外,就是玉米了。不便的交通、恶劣的气候,使石门乡各项工作指标成为威宁县各乡镇垫底的“老幺”,“在石门工作,躺着都是业绩。”恶劣的条件滋生出着工作的惰性。

  面对2020年实现脱贫奔小康的目标,石门曾经困局成茧。

  石门乡破茧是从2015年8月一个平常的一天开始。

  2015年8月,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到威宁调研扶贫工作,确定继续帮扶迤那镇的同时,重点联系石门乡。

  2016年6月陈敏尔再次来到石门乡,此后的9月20日,贵州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通知,客观公正地评选出20个脱贫难度最大的极贫乡镇,并要求20位省级领导分别带队完成定点包干扶贫,确保到2020年贵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贵州的驻村干部又多了一个名字:“定点包干脱贫攻坚工作队队员”。

  对于石门乡,“两年变面貌,三年见成效,五年达目标”的要求,挂在乡政府的办公楼上,鲜艳醒目,每天成为无声的号令,提醒着在石门的每一个人。

  “为贵州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出经验、作示范、树标杆”正是这个信念,石门这个扶贫攻坚高地,成为这场被称作“输不起”的战役的“决战点之一”。

石门乡新民村两天窝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上,村民们热火朝天的劳动。 杨云 摄

石门乡新民村两天窝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上,村民们热火朝天的劳动。 杨云 摄

 

  2016年的深秋,石门镇上那条短小而窄仄的街道早已成了热闹的工地。

  在这里,记者见证了扶贫一线“战斗员们”的工作与生活,而他们只是5万多脱贫攻坚一线的“战斗员”中的缩影。

  根据贵州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统一安排,2016年由贵州省委办公厅牵头,会同省扶贫办、省农委、省信息中心、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省人民医院、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等部门、单位共抽调14位同志,组成省直部门驻威宁自治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分别赴威宁县的石门等6个乡镇、14个村开展了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工作。今年赴威宁县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基本都担任了所驻村的“第一书记”。

  “各位工作队员到村后,走村跑户,了解情况,梳理和明确了驻村帮扶工作的主攻方向,大家迅速进入了工作角色。”贵州省直单位同步小康扶贫工作队副队长,石门乡极贫乡定点包干脱贫攻坚指挥部前线工作队联络员喻松说,在威宁县还任常委、副县长的喻松,始终觉得将任职一年半的“石门村第一书记”更让他充实。

  “刚刚来得时候,都不知道要干什么?”初入石门脱贫攻坚队员们都不约而同地这样说。石门乡规划已基本完成,全乡有193个项目,各个项目都已“名花有主”,怎样用好这一年半时间,成为初来乍到的脱贫攻坚队员们的心结。

  “路,要一步步地走。”石门的老乡们一句朴实的话让年轻人们脑洞大开。

  “女姑村六组,李永平家,土坯房,建档立卡贫困户,7口人,大女儿已经出嫁,其余四个孩子分别上大学和中学,经济压力很大,在家务农,主要种植马铃薯、玉米,农闲时书记”张晓艺的民情日记本上记录着村民李永平家的情况。这位来自省委办公厅仅两年工作经历的小姑娘,提起村里的事,总是用“我们村”。

  “第一书记”和帮扶队员沉心静气、扑下身子,开展了大量的入户调查和走访工作,全面了解了各自所驻村的村情、民情,梳理了石门发展的优势和制约的短板,科学制定帮扶工作计划,找准了帮扶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同时,充分发挥各自的部门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有序组织计划的推进实施,提高了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书记’不仅仅是要给村里修房铺路,还要处理家长里短。”高潮村“第一书记”陶通乐,新民村“第一书记”李永华,民主村“第一书记”王金龙,和喻松一样都有同感,“‘第一书记’就是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群众的关心关切做起,倾力为群众办民生实事。”

  “以前村里全是土路,雨后到处都是泥泞。村民以种植马铃薯、玉米为主,村子基础建设落后,底子薄,信息闭塞,村民观念守旧。”民主村“第一书记”王金龙告诉记者,“农村和城市最大的差别还是在于人们的观念、认识的差别,村里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就要有造血机能,村民首先要转变观念”。王金龙驻村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民主村建立农村电商平台,为村民引进信息,通过助力“黔货出山”为村民拓宽脱贫致富之路。

  “以前这里都是泥巴路,现在都是水泥路,干干净净的。种出来的洋芋苞谷也不用再人背马驮,直接可以用车拉出去了。”村民汪兴年笑着说。

  金秋10月,脱贫队引进的企业,石门乡海拔最高的新民村两天窝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上,2015年底开垦的5000亩土地上,土豆已喜获丰收,地膜之上,绿油油的蒜苗已迎风摇曳,“这打破了石门人从来不自己种蔬菜的历史。”威宁县政府督查室石磊这样介绍。逶迤的乌蒙山岭上,机械化农业生产已是现实。

  交通改变了石门。过去,到最远的高潮村,羊肠小道只通到山下,进村里还得走上2、3个小时,如今油路全部通到村口,村里的风貌产生巨大变化,也改变了乡亲的想法,更多外出打工的人回到了家乡,通过脱贫攻坚队的协调,石门乡烤烟收购计划从过去的5000斤,提高到10000多斤,百姓真正看到了脱贫攻坚的希望、尝到了甜头。

  “干部转作风,群众变民风。”石门乡乡长谢定光告诉记者,如今,石门的干部是“五加二”、“白加黑”、“夜总会”、“只争朝夕”。(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