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内蒙古历时三年“抢救”多处元上都遗址罕见碑刻

2016年11月08日 16: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李爱平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8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8日对外披露,该局历时三年抢救了多处元上都遗址罕见碑刻。

  元上都遗址位于广袤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这里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也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2012年,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内蒙古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介绍说,在中国国家文物局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内蒙古文物局历时三年除了对元上都遗址所发现的元代碑刻予以收录,还对元代文集中保存下来的与元上都有关的碑文,如《上都大龙光华严寺碑》、《上都翰林国史院题铭记》、《上都新军管军千户夹谷公墓志铭》等影印进行收录。

  值得一提的是,在元上都遗址出土的一通阿拉伯文墓石上刻有“奉崇高的真主之名,真主赐福于真主的使者、穆斯林的埃米尔、至仁至善的挚友穆罕默德”等铭文。

  “这通阿拉伯文墓石,反映了生活在上都地区穆斯林民众的信仰情况。关于元代穆斯林民众在蒙古草原生活的情况,《元史》等记载极少。”王大方认为,在元上都遗址“抢救”出的这一阿拉伯文墓石的价值意义非凡。

  “此外在元上都遗址内外,从出土文物中可以见到多元文化的表现。”王大方说,这里出土有供祭祀的汉白玉蒙古人像;道教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陶雕像;儒学铜镇尺;中国象棋子等各种文物,对于研究元上都遗址有着重要价值。

  据内蒙古文物局通报,三年中,当地文物局还对蒙元时期的回鹘式蒙古文、古叙利亚文、八思巴文、汉文碑刻等给予重点收集。目前以《草原金石录》六卷本的形式报中国国家文物局,被认为是蒙元史研究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完)

(责任编辑:杨淼)

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鐢喚绐�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