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欧盟经济发展相互依赖度比较高,双方都必须继续开放市场,消除贸易壁垒,很有必要加快打造中欧自贸区,进一步控制合作风险和创 新经济(爱基,净值,资讯)机遇。”欧洲对外贸易协会总干事克里斯蒂安·艾伟德在“推动自贸合作,提升中欧经贸关系”研讨会上直抒己见。
当前,中国和欧盟的确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2015年,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对欧盟出口1.8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投资方面,今年1~10月,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资大幅增长41.5%,而且其中很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大项目。
不过,在中欧经贸关系越来越紧密的同时,分歧和摩擦也在增多。今年以来,欧盟对中国钢铁、化工等产品采取相关贸易救济措施,使相关产业企业对欧出口受阻。而且,欧委会以“市场扭曲”的概念和标准替代“非市场经济”,并没有从根本上取消“替代国”做法。“尽管如此,双方经济的互补性仍大于竞争性。”中国贸促会副会长王锦珍强调,中国工商界对与欧盟的经贸合作仍充满信心,“只要双方政府继续推进全球一体化合作,扩大市场开放,共同营造自由便利的经贸环境,双边贸易和投资规模还可以再上新台阶。”
分析人士认为,中欧经贸合作总体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中欧加快建立自贸区,有利于建立保障机制,打造更加自由便利的经贸环境,进一步深化双方经贸合作,巩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实际上,中欧高层早已开始推动此事。在2013年和2015年的第十六次和第十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后,双方共同发表了《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和联合声明,明确指出“在条件成熟时签订全面深入的自贸协定”,为双方推进自贸区建设指明了方向。“中欧建立自贸区,让企业做生意更加便利,虽然多次听说要建立中欧自贸区,但进展却并不 如意(爱基,净值,资讯)。”希腊信息技术企业联合会会长安娜斯塔西斯·西喀斯表示。今年6月,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曾强调,从现在到2020年是建立中欧自贸区的关键时期。
今年4月,欧洲对外贸易协会委托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对中欧自贸区建设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结论表明,通过中欧自贸协定,将有利于中欧经贸合作取得更多成果。“FTA不仅仅是一个协定,还包括就业的机会,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影响。”欧洲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雅克·佩克曼在论坛上强调,中欧自贸协定签署之后,将全方位提升中欧经贸合作水平,因此非常急迫。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