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怀孕后心跳180—190次/分钟 心慌或致休克

2016年12月07日 14:57   来源:广西新闻网   

  她的心慌症状已持续了14年,怀孕后心跳竟有180—190次/分钟

  医生说,这种情况若持续,则可能会导致心衰、休克,甚至流产

  心慌女性想当妈 最好先做体检

  近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一个怀有4个月身孕的准妈妈。这位患者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心跳平均在75次/分钟左右(即60—100次/分钟),而她的心跳却有180—190次/分钟。她患上的是一种心跳加快的疾病,医学上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医生说,室上性心动过速对于常人来说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对怀有身孕的准妈妈而言危险性大大增加。这位准妈妈的心跳近期持续过快,心率有180—190次/分钟,而且情况已持续2天,有头晕、出汗、血压降低等症状,吃了抗心律失常药物也无效。

  医生询问得知,她其实心慌已有14年,以前症状轻微。怀孕4个月后,她因循环血量增加等因素,心动过速发作不能终止,若任由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则可能会导致心衰、休克,甚至可能导致胎儿缺氧流产等。

  用药有可能对胎儿有影响,这位准妈妈到底该怎么办呢?接诊的医生决定为她施行“无射线”射频消融手术,保证母婴安全。常规射频消融都会使患者暴露于X射线下,考虑到她怀有4个月胎儿,有导致畸形等风险,所以决定采用三维系统指导下“零射线”绿色射频消融模式为这位准妈妈进行治疗。

  医生说,为准妈妈实施“零射线”绿色射频消融手术,整个手术耗时仅1小时。患者在完全清醒、几乎没有痛苦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手术,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也保护了胎儿的安全。术后患者心动过速症状很快改善并消失。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西院病区主任桂春介绍,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心脏病的一种,也是心律不齐的一种,发作时,患者主要症状是心慌,会感觉心跳得非常快,心像是要跳出来似的,会很难受。发作时心率在每分钟150—250次,会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有心慌状况的女性,怀孕前最好检查一下,如果患有室上性心动过速,治愈后再怀孕。

  如果心律不齐

  日常生活要注意啥?

  快看看医生的提醒

  核心提示

  心脏是我们身体里最繁忙、最劳累的器官。健康的心脏每天会跳动10万多次,伴随着每一个人生命的始终。

  如果不善待我们的心脏,它也会偶尔发脾气、不安分,就可能出现心律不齐。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异常?心脏若不按套路跳动,该怎么办?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原因很多

  不良生活习惯

  也会引发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虽然多数是良性的,但少数严重心律不齐则因发生突然,救治成功率低,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心跳的次数过快、过慢,或者超过一定的范围,又或者是心跳不规律、不整齐,医学上习惯把上述情况称之为“心律失常”。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症状。

  “心律不齐十分常见,人的一生中都会出现,但不一定都是疾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何燕教授指出,并非所有的心律不齐都需要治疗,如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次/分钟)、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5次/分钟),均不用特殊治疗。另外,偶发的期前收缩(早搏),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后,也无需特殊治疗。

  因此,何燕建议,市民出现心律不齐最好定期到医院检查,以此鉴别心律不齐是良性还是恶性。

  据何燕教授介绍,按照诱发原因来分,引起心律不齐的原因有生理性因素与病理性因素两大类。生理性因素主要有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进食、体位变化、冷热食物刺激、睡眠不足,以及吸烟、饮酒、喝咖啡等不良生活习惯。

  病理性因素则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即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心血管疾病,也有可能是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嗜铬细胞瘤等。当然,发热、低血糖、恶病质等代谢异常也有可能引起心律不齐。此外,药物影响也是引起心律不齐的重要原因。

  如何预防

  患有心律不齐的,日常生活要注意

  何燕提醒,对患有心律不齐的市民来说,日常预防必不可少。

  首先,要养成按时作息的生活规律习惯,不要熬夜,保证睡眠。因为熬夜或者失眠也可诱发心律不齐。

  其次,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运动或不参与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等。日常饮食时,不要暴饮暴食、不抽烟喝酒、不饮浓茶等。

  第三,要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不齐。所以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多宽慰自己,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剧、球赛等。不从事会导致情绪紧张的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第四,需要定期检查身体。比如需要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不齐药会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鉴别“良恶”

  要区分病态与非病态的心率不齐

  心律不齐也分“良恶”,良性就是非病态性,恶性就是病态性。何燕教授表示,要区分病态与非病态的心律不齐,应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状况进行判定,同时要结合一些辅助检查,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来鉴别是否为病态性心律不齐。

  第一招,看既往病史和原发病。如果一直身体健康,偶尔出现心律不齐多为非器质性的,可先观察。如果心律不齐多次、反复发作,本人又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则要提高警惕。

  第二招,看发作诱因。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大量饮酒、服用某些药物等后出现心律不齐,可能是正常的;若查不出明显诱因,则应进一步检查。

  第三招,看伴随症状。这是判断心律不齐轻重缓急的重要指标,如果发作时伴有头晕、胸闷、胸痛、气急、大汗、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发冷、抽搐、昏厥等,提示病情急重,应立即就医。

  第四招,看起病快慢及持续时间。一般说来,如果起病迅猛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病情较重;若起病较缓、持续时间短,则可进一步观察。

  第五招,看发作频率。如果发作不频繁,比如每分钟出现早博等在5次以下,多提示病情较轻;若每分钟在5次以上或更多,说明病情较重,不可掉以轻心。

  第六招,看其他指标。在心律不齐的同时,如果血压、血脂、血糖等明显增高,同时年龄又偏大,则要考虑心血管病变的可能,及早进行全面、系统检查。

  第七招,看心电图。经常发生心律不齐,最好做一次动态心电图,持续观察24小时无明显异常,基本上可以排除器质性心律不齐;如果心电图发现异常,则要高度重视。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