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进行了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抽测,参加抽测的上海某知名高中男生,能在引体向上测试中及格的不到三分之一,能做到10个以上的学生极其罕见。“手无缚鸡之力”对于现在的男孩子来说竟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当时一名现场监考老师那里看到了一张测试成绩表,表中,引体向上得零分的学生比比皆是。但更让这位监考老师震惊的是,参加测试的很多学生连努力去完成一个引体向上的欲望都没有,表现出的是对体质测试和体育成绩极不在意的态度。
据这名监考老师介绍,不久前在上海进行的这次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抽测,60名高一男生有一多半的学生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按照完成7个引体向上及格的标准,该项测试,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及格,在三分之一能及格的学生中,绝大多数也只是能勉强做到7个引体向上。在全部60名学生中,能做到10个以上引体向上的学生仅有两三人。
这名监考老师近两年也曾经在安徽监测过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的抽测,当时看到的情况与上海类似:男生普遍做不了几个引体向上,得零分者大有人在。可见,男生上肢、背部力量差的情况已经不是偶然现象。
根据去年发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在13~19岁全国青少年引体向上的测试数据中,16、17、18岁年龄组完成的引体向上分别平均为3.8、4.2和4.5个。记者查阅到一份1995年武汉市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16、17、18岁年龄组完成的引体向上平均数分别为3.87、5.55和5.68个。对比两组数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过去20年,学生上肢及背部力量的下滑趋势十分明显。
而如果回到26年前,根据1989年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高中男生需要做到10个以上,引体向上才能及格。这一标准在过去20多年已经一降再降,也就是说,如果继续沿用1989年的标准,现在高中男生仅有极其个别的学生能在引体向上的测试中及格。
这名监考老师在现场发现,肥胖率上升是导致学生做不了引体向上的原因之一,毫无疑问,身体较胖的孩子,做引体向上也会更吃力。但学生并不愿去努力尝试改变自己的运动弱项,这种态度上的懈怠,让这名监考老师更加震惊,“不可否认,在所有测试的学生中,还是存在极其个别能做起10个以上引体向上的学生;然而,绝大绝大多数同学甚至连尝试做起一个标准引体向上的欲望都没有。”
这种懈怠情绪反映到女生中,就是众多学生申请免测,“在抽测一所高中时,平均每个年级测试的30个女生中,就有13个女生以例假为由向班主任申请免测。甚至在其后候补的15个女生中,又有6个女生以同样理由申请免测,反反复复。最终测试表上的名单中,只有一半的女生完成全部项目。”
如果说到对整个抽测现象的印象,除了引体向上大批学生零分外,就是长跑测试中,高三学生跑不过高二学生,高二学生跑不过高一学生的反常现象,“在1000米的测试中,高一尚且有部分同学能跑进4分钟,然而到了高三,一个班里能跑进4分钟的已是凤毛麟角。由于各年级存在补测人数,在最后一批发令的高一高二高三混合1000米长跑队伍中,我们看到的景象是:高一校服前方领跑,高二校服居中跟随,高三校服最后扫尾。”
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高一学生刚刚完成中考体育,无论是不是出于应试目的,至少还是被逼着进行了至少一年的长跑。但进入高中之后,体育地位更加边缘化,越临近高考,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越低,结果就是高一学生跑得最快,高二、高三的学生体质越来越差。
在了解到上述“体测”怪象之后,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认为,学生对体育的这种懈怠态度,责任并不全在学生。“是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标准的问题。我们应该承认体育是一个人的一种能力,应该因此鼓励学生去发展、提高自己的这个能力,但现在并不是这样。”
我们考了几十年的语数外等各项文化课,而且可能会越考越难,整个社会都接受这种人才评价和选拔标准,但体育的考试就会引起很大的争议。当高考指挥棒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的情况下,王宗平一直呼吁将体育以选考的方式纳进高考,引导学校、家长、学生去认可体育是一种重要的个人能力,进而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依靠的是学生的自觉行为,尤其是像引体向上、长跑这种必须坚持锻炼才能出效果的运动项目,学生如果不在日常进行主动的针对性锻炼,仅仅指望体育课、课间操的运动量,是不可能达到锻炼效果的。
这也是王宗平认为一定要改变学生对体育的懈怠态度的原因,否则,真正挽救已处于危险境地的学生体质只能是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