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两岸不少年轻人一样,台湾大学戏剧研究所陆生马隽一脚踏进昆曲世界,源自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2011年,白先勇在北京大学主持开设“经典昆曲欣赏”公选课,青春版《牡丹亭》也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迎来第200场庆演。修课的她边看边哭,从此与昆曲结缘。那一年,她正读大一。在不少资深昆迷的眼里,青春版《牡丹亭》的一大魅力,就是在追求古典雅致的美学品味时,加大了对现代昆剧的诠释和创新。
2015年,同样由白先勇主导的“昆曲之美讲座”在台湾大学启动,大陆青春版《牡丹亭》原班人马受邀来台北演出,担任助教的马隽感慨万端:“看到他们,忽然有一种再续前缘的感觉。他们都是我熟悉的演员,在异地看到他们的演出,当下觉得‘他乡遇故知’。”
当大陆演员遇见台湾制作
台湾学者施德玉说,昆曲在台湾的发展,是从曲友(指专注于昆曲清唱者)定期“曲会”演唱昆曲开始的,基本上是从1949年以后才逐渐形成和推广,可分为曲会的昆曲演唱、昆剧展演两个面向。台湾学者王安祈撰文称,两岸开放交流前,昆剧在台湾只是极少数人的个人爱好,没有正式演员,更谈不上职业剧团。昆剧的专业演出在大陆,台湾观众连观赏的机会都没有。
台北书院山长林谷芳说,上世纪90年代的大陆昆剧团曾一度少人问津,且面临自负盈亏的窘境,但就因到台湾受到欢迎而改变了命运。而台湾昆迷早期不绝如缕地传承却只能偏居一隅,直到有大陆一流演员来到,局面才得以改观。大陆有最好的昆曲演员,台湾有最好的昆曲文化人与观众,如此结合就撑住了底盘。而往前一步,也就成为最好的制作团队与最好的昆剧演员形成的黄金组合。
曾为台湾“昆曲传习计划”学员的林宜贞对记者说,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及《玉簪记》、台湾建国工程文化艺术基金会制作的《长生殿》及《南柯梦》,将台湾追求古典雅致的美学品味和对现代昆剧的诠释注入作品之中,也影响着大陆职业昆剧团的创作方向。
两岸携手打造的“当代昆剧”《春江花月夜》去年在台演出引发关注,领衔主演与制作人是大陆知名昆曲小生张军,其他演员也来自大陆,而台湾团队则负责导演和舞台视觉等,同样均是戏曲界或专业领域的佼佼者。林谷芳认为,该剧既不偏离昆剧原有之精微,又能呼应当下之心灵,虽作为新编剧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回响悠长。
昆曲流播丰富了现代剧场
施德玉说,京剧相关专业演员与昆曲曲友间互相配搭演出,加之各业余剧团为展现该团特色而创发新意,让昆剧在台湾有了多元化表演特色,也影响了在台湾的歌仔戏与京剧,丰富了台湾现代剧场。
林宜贞向记者分析道,在台湾成立的首个昆剧团“水磨曲集”,由授业于大陆来台昆曲名家徐炎之与张善芗伉俪的各大专院校毕业曲友组成,以展现昆剧折子艺术为演出风格,并努力延续师承传统。“兰庭”昆剧团则以“小全本、跨界新古典昆剧演出制作”为努力方向,而“1/2Q剧场”(Q即昆曲,1/2即“一半昆曲一半未知”)则试图将现代剧场元素融入昆剧。
“水磨曲集”昆剧团、“兰庭”昆剧团均以传统戏展演为主,其中前者由曲友定期学习并集中展示,“兰庭”昆剧团则由如今在台唯一昆曲科班演员温宇航指导,并临时借调经过昆曲学习的专业京剧演员演出。温宇航向记者介绍,现在职业京剧团“国光”也会演一定比例的昆剧,传统戏与新编戏都有,或在京剧中加入一些昆曲唱段。在台湾“中研院”首位“戏曲院士”曾永义力推下,台湾戏曲学院附属京剧团近年也将团名改成“京昆剧团”,应会将昆曲更多地纳入演出。
“1/2Q剧场”却是大玩“实验创新”。自2004年推出台湾首部小剧场昆剧《柳·梦·梅》(改编自《牡丹亭》)起,以昆曲折子戏为基础,曾引入歌仔戏、布袋戏等其他剧种,或强势在舞台上植入装置艺术,试图“为传统戏曲寻找前卫性的可能”。有时虽看似玩过了头,但也有近作《乱红》(改编自《桃花扇》)等收获肯定。
林宜贞说,台湾观众心态其实很开放,比较能接受创新,很少见到恶评。台北昆曲研习社社长韩昌云说,当作品本身没有把自己定位成传统昆曲的时候,观众接受度会比较高。
创新之余应不忘维护传统
有统计显示,同为传统戏曲,昆曲与京剧观众平均年龄却相差较大,在台湾,京剧观众平均有五六十岁,而昆曲观众则平均只有三四十岁。韩昌云属于后者。她时常怀念起20年前随“昆曲之旅”去大陆看戏的日子,如今这种赏鉴传统经典的机会渐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大型制作,各种跨界和创新。
韩昌云对记者说,台湾没有昆曲科班,师资相对而言也比较缺乏。昆曲在台湾传承先天不足,创新看似容易却需传统底蕴支撑。当大家都只关注创新的时候,是否也能给如何继承传统更多关注?
林宜贞认为,有关部门给补助主要看是不是新戏,或者是旧戏重制,总之要看到变化。现在有资源的团体基本都在做创新。创新之说开始领导昆曲在台湾的发展,以当代美学为昆曲注入新意,既能弥补表演者传统功底不足,又能发挥台湾艺术家无限创意,但传统艺术精华却未必能得到充分展现。而具有鉴赏力的观众需要时间养成,他们如今并未随总体观众人数共同增长。
“90后”马隽由青春版《牡丹亭》走入昆曲之门,后回归传统老戏,一路看戏、唱曲,一往情深。她告诉记者,不是要一味否定创新,“吃透了传统再创新,这样的作品是立得住的,而用创新的形式把观众引进来以后,应该让其有机会认识到昆曲传统美学内核,这才是良性的循环。”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