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5月8日电(记者颜维琦、曹继军)5月初的浙江义乌西货运站,作业繁忙而秩序井然。一只只满载小商品的集装箱经过海关查验施封后,从义乌铁路口岸海关监管场地吊装到货运站集1线的铁路平板车上。之后,这些货物将搭乘中欧班列(义乌)启程,跨过万里走进欧洲的千家万户。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项重要务实合作举措,自2013年9月29日上海铁路局和中铁集装箱公司组织开行首趟中欧班列(苏州至华沙)以来,长三角地区中欧班列开行方向、频次、运量和规模不断增加,营运线路增加到现在的12条,长三角中欧班列亚欧方向已实行每周20列常态化开行,有力助推了“一带一路”建设,构筑起中欧经贸文化交流的“黄金丝路”。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生产制造企业集聚,民营企业活跃,几百万种商品销往全球,区域商品外销需求旺盛。自首趟中欧班列开行以来,长三角中欧班列以其货源支持强劲、通关高效便利、产品辐射范围广等特点,为区域商品贸易开辟了一条出口亚欧的安全、高效、便捷的全新物流通道。
据中铁集装箱公司上海分公司介绍,经过市场培育和发展,长三角地区现已形成浙江义乌至欧洲相关国家以小商品为主要货源,江苏苏州至德国汉堡、波兰华沙以电子产品、电器为主要货源,安徽合肥至德国汉堡以白色家电及机械产品为主要货源的去程货物品类特征。长三角中欧班列亚洲方向装车城市集中在具备独特区位优势的连云港,主要货源为到达中亚五国的生产、生活资料等出口货源和电子产品、电器、汽车及配件等过境货源。
为确保长三角中欧班列安全、正点开行,上海铁路局与中铁集装箱公司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运营商、海关、铁路口岸等多方的沟通协调,建立合署办公机制,形成紧密型的服务链,面对面解决客户运输需求。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