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辽宁舰今日凌晨穿越台湾海峡 台军全程监控

2017年07月12日 08:40   来源:海外网   

  原标题:台媒:辽宁舰今日凌晨穿越台湾海峡 台军全程监控

  海外网7月12日电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湾地区防务部门今(12)日凌晨表示,大陆辽宁舰编队昨(11)日中午驶离香港,12日凌晨2点40分进入“台防空识别区”,于海峡中线以西继续向北航行。台防务部门称,“将全程监控与掌握动态”。

  据央视网消息,参加香港回归祖国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庆祝活动的辽宁舰航母编队已于11日上午离开香港,继续执行跨区机动训练任务。对此,台湾联合新闻网等台媒纷纷猜测,辽宁舰编队很有可能在北返途中再次以“一级战备”状态穿越台湾海峡。

  台媒表示,辽宁舰编队在南下时就提出“进行跨区机动训练任务”,并全副武装、“杀气腾腾”地穿越了台湾海峡。还有媒体猜测,辽宁舰编队将会像今年年初一样,从台湾东部海域通过。

  在6月29日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辽宁舰载跨区训练之间是否经过台湾海峡?”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表示,“有关具体情况海军此前已经发布信息,我现在没有补充的”。

  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6月25日从青岛某航母军港启航,开赴相关海域执行跨区机动训练任务。法制晚报称,这是辽宁舰航母编队继去年底今年初首次赴西太平洋远海训练后,今年首次跨海区训练。而且,海军三大舰队全部亮相,各有一艘战舰相随,属舰型号也非常丰富,涵盖近海防御的054A、最先进驱逐舰052C、052D。

  跨区机动训练是提升航母编队战斗力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前海军航母编队已多次组织类似训练,有效检验了相关训法和战法,达到了预期目的。

  辽宁舰年初曾穿越台湾海峡

  据人民日报消息,今年1月13日,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编队顺利完成跨海区跨年度训练和试验任务后,返回青岛航母军港。在新年钟声敲响之际,蓝色海洋迎来了“中国范儿”,战机编队向东飞越对马海峡,辽宁舰航母编队在返回途中坦然穿越台湾海峡。

  报道称,台湾岛内某些人“选择性失明”,诋毁攻击辽宁舰,这些挑衅、施压、妄言和过度渲染都不会阻止中国军队的正常演训,域外国家的插手与搅局只会与符合本地区和世界共同利益的共识背道而驰。

  自信彰显捍卫主权的实力,也是在释放和传递战略讯息。在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等原则问题上,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树立忧患意识,明确底线思维。拥有足够的实力就会拥有足够的定力。未来中国还会有自己的国产国造航母,以及其他捍卫国家利益的国之重器,自信彰显,无可非议。

  据四川在线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日前在电子科技大学演讲时表示,“现在美国说他们需要10艘航母,我们可能不需要那么多,但起码应该有3艘,如果有条件,能有4、5艘更好。”

  台女星称辽宁舰过海峡是护台

  正当一部分台湾政客和媒体因辽宁舰穿越台湾海峡而叫嚣大陆“虚张声势”之时,台湾女星、前“女F4”成员刘乐妍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她在脸书上写道,“我实在不懂,就算辽宁号开来台湾海峡又怎样?它喜欢逛逛看风景就让它看呐”“……台湾人只要是中国人,他们永远不会打我们,而且会保护我们……”

  刘乐妍表示,辽宁号保护台湾,那台湾就不用再跟美国花钱买军购,我们可以专注地把钱建设台湾,这是对台湾很划算的事。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