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最新临床研究发现,甲亢发病两大因素是家族遗传及情绪问题,逾八成患者为女性,31至40岁有家族史及情绪压力的在职女性发病率较高。调查还发现,中医药治疗甲亢,88.7%患者情况有所改善。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临床部一级讲师梁浩荣表示,甲亢并非等于“大颈泡”,甲亢患者会有怕热多汗及眼突等病征。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观察研究2013年至2017年115名求诊甲亢患者的情况,结果发现72人首次发病或病发前曾有情绪刺激或受到精神压力,有47人有甲亢家族史,男女患病比例为一比五。研究还发现,11至20岁发病率近8%,反映甲亢发病趋于年轻化。
梁浩荣表示,女性有机会受家族遗传影响;而本身也易受情绪困扰,尤其处于生育年龄须兼顾家庭及事业,致压力过大,更易患病。年轻人甲亢发病率有上升,相信与学业紧张有关,但他们往往忽略身体状况,延误诊治。他建议,患者用五味子、西洋参、石斛、枸杞子等药材焗茶,配合中药,养阴益气、养肝明目。
梁医生提出,不少人误会甲亢患者一定会出现颈部肿大的症状,解释此非绝对。36岁的李小姐,初三时确诊甲亢,求诊西医,服药切除部分甲状腺,但不足五年再复发,病情未有好转。她表示,眼突问题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眼突到不能戴眼镜,要靠鼻托保持镜片与眼球的距离,视力还出现重影,甚至睡觉时因眼皮无法闭合,令眼睛发炎又影响翌日精神。她称,两年前改为求诊中医,服食约两年的中药后,不适症状得以缓解。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