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西安"车让人"效果咋样? 采访超九成人表示满意

2017年12月18日 17:18   来源:西安晚报   

  西安"车让人"效果咋样? 采访超九成人表示满意

  斑马线前“车让人”不仅仅是交通安全问题,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体现着城市的温度和文明程度。今年5月,西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车让人”行动,7个多月来,“车让人”开展效果如何?记者选取了10处斑马线,连日来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机动车礼让率超90%,受访者均表示有被礼让的经历,93%的市民对西安“车让人”开展满意。

  斑马线前减速礼让

  已成为驾驶人的共识

  12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西华门十字,这里是重要交通节点,车流和人流量都非常大。17:20—17:30的10分钟里,记者对由南向东右转的车辆进行观察。西华门十字设有右转信号灯,与南北方向行人过街并不冲突,但由于部分行人赶着过马路,过街绿灯只剩10余秒时仍选择通过,还没走完便会与由南向东右转车辆相遇。记者粗略地数了数,10分钟里由南向东右转的有70多辆车,南北方向的行人有200多人,不少行人在斑马线走了一半信号灯就由绿转红,但其间所有的车辆都对行人进行了礼让,礼让率达100%。

  随后,记者又来到未央路和龙首商业街交会处,这里是一处没有安装信号灯的斑马线。在记者观察的10分钟内,由北向南通过的车辆共320辆左右,其间行人过街18次,有11辆车未礼让行人,礼让率为96.6%。记者看到,大多数司机都会在接近斑马线时减速刹车,行人也会加快脚步经过。

  从12月14日至16日的三天里,记者共走访了西华门十字、朱雀路十字、南梢门十字、沙坡十字、小南门十字、东南城角十字、南门盘道、未央路与龙首商业街交会、环城南路安东街交会处、南广济街太阳庙门交会处这10处十字路口及斑马线,分别观察记录,礼让率最高的达100%,礼让率最低的为91%。

  街头随机采访市民

  “车让人”满意度达93%

  “以前在西安过马路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无论车辆还是行人,谁快谁先过,人车抢道,恶性循环;现在过马路是车辆自觉礼让,行人也越来越守规矩,‘车让人’的效果我们每一个西安人都为之称赞。”谈到“车让人”的看法,郭女士如此形容,她说西安仅仅用了7个多月就能实现“车让人”的局面,感到特别自豪。

  “‘车让人’刚开始推广时,第一次被让行时,我还觉得纳闷,犹豫了一会儿才过马路。后来被礼让的多了,才知道车辆在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会罚款扣分。”张先生说,西安还处在“学”“罚”并行的时候,但这就是一个文明意识建立的过程。这种文明习惯也是双方共同养成的,就像被让行后第一个想的就是快速通过,司机给你了方便,你当然也要给对方以方便。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100名市民中,所有人都表示过马路时被礼让过,93人对西安“车让人”的开展满意,只有7人认为“还不够好”。市民严先生说,主城区的“车让人”是开展得不错,但近郊和城乡接合部,监控设备覆盖不全,大车多、过境车辆多,机动车并不主动礼让行人。还有的市民认为,眼下的“车让人”制度不够灵活,一味要求“车让人”对道路畅通不利,“让满满一公交车的人去让几个行人而耽误时间,好像也不太合理。”孙大妈说。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