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将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目前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是由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和四种周期叠加造成的。总的来看,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将探底、未探底、快要探底的阶段。只要让经济平稳探底,随着新动能的成长,中国经济将走出一个小反弹的行情,只不过不可能反弹到2010年10.6%那种高度了。
●十九大后我们必须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需要培育壮大的新动能,我们可以概括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这三大发动机大致对应着中央强调的改革、转型、创新这三个方面。
12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然是年度会议,但是作为党的十九大之后首次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担负着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重任,会议的指导思想不仅指导2018年的经济工作,而且也将对未来几年经济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会议的很多安排具有中长期意义。会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2010-2020中国经济可分三个阶段
自从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分三个阶段演化。
从1978年到2050年,中国经济增长大致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大阶段(1978-2010年)为高速度增长阶段,年均GDP增速达到9.8%左右;第二大阶段(2010-2020年)为增速换挡阶段,经济增速逐步下台阶;第三大阶段(2020-2050年)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转为中速或中低速,但同时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其中,2010—2020年又可分为三个小的阶段:
第一小阶段(2010-2016年)为经济增速持续下行阶段。如GDP增速从2010年10.6%,到2011年9.5%,到2012年7.9%,到2013年7.8%,到2014年7.3%,到2015年6.9%,到2016年6.7%,明显呈逐步下行态势。出口、投资、消费、工业增加值等指标也是类似表现。
第二小阶段是2017年,经济增长企稳反弹。如GDP增速2017年一季度、二季度6.9%,三季度6.8%,都高于2016年6.7%的水平。2017年1-11月,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除二月份下降1.3%外,其他月份都增长5.5%以上,与去年相比出现明显反转。房地产投资1-11月增长7.5%,高于2016年增长6.9%的水平。民间投资1-11月增长5.7%,也高于2016年增长3.2%的水平。其他像工业增加值、PMI、用电量等的表现也都好于2016年。
第三小阶段(2018-2020年)为经济平稳探底并着力培育新动能阶段。
中国经济有待平稳探底
2017年第一、二季度经济数据出来后,对中国经济的分析出现了两种鲜明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最坏的情况已过去,底部已探明,开始进入到新周期或新阶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指标的企稳反弹只是经济下行通道上暂时的回光返照而已,中国经济底部尚未探明。
这两种观点究竟哪一种更符合实际呢?我们来看一下造成经济企稳反弹的原因是什么?若这些原因可持续,则说明经济已探底,若这些原因不可持续,则说明经济尚未探底。
造成经济企稳反弹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出口大幅反转,这是造成GDP增速高于2016年最主要的原因;二是PPP项目在全国大范围铺开,支撑了很多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三是2016年房价上涨带来的滞后效应,使得2017年房地产投资高于去年,支撑了经济增长;四是2017年新增贷款比较多,说明信贷投放仍较宽松;五是新动能成长,最近几年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培育增长新动能,也带来了经济增长的一些效果。
那么,这些原因可不可持续呢?从出口来看,2017年下半年增速总体下行,加之近期一些国家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明年出口形势很可能较今年差一些。从PPP投资来看,最近有关部门开始整顿规范PPP,包括整顿规范国企的PPP项目。从房地产投资来看,十九大报告再一次强调了“房子是用来住的”定位,下一步很可能将控制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从信贷投放来看,在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继续去杠杆和挤泡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大环境下,也具有不可持续性。唯一健康可持续的就是培育壮大新动能,但新动能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总的来看,中国经济底部尚未探明,有待平稳探底。
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走势
十九大之后的中国经济将呈现五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将先探底后反弹;第二,价格走势将总体平稳;第三,经济结构将继续优化;第四,新旧动能将加速转换;第五,经济风险将加速排除。
一是十九大后的经济将先探底后反弹。
根据前面的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底部尚未探明。对此,十九大报告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提出具体的经济增长翻番目标;二是明确指出未来三年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实,经济探底并非坏事,只有使经济平稳探底,才能解决存量矛盾,才能让市场出清,才能真正脚踏实地,才能真正迈上新征程。但探底也是有风险的,我们要努力使经济平稳探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经济风险的底线。为此,必须一方面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
要认清十九大后的经济走势,必须对我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有清醒的认识。根据前面的分析,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增速换挡阶段。增速换挡是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即经济由高速度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或中速增长阶段转换。经过六年多的增速换挡,经济增速持续大幅下行总体已接近尾声,但尚未完成,处于将进入新平台、未进入新平台、快要到新平台的关口阶段。
要认清十九大后的经济走势,还必须对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周期有清醒的认识。经济周期有四种周期:第一是4年左右的短周期(或库存周期或基钦周期),这一轮周期大致从2014年底启动,目前处于顶部回落阶段。第二是10年左右的中周期(或产业周期或产能周期或朱格拉周期),这一轮中周期从2009年前后启动,目前正处于尾部阶段或快探底阶段。第三是20年左右的长周期(或建筑周期或房地产周期或金融周期或库兹涅茨周期),这一轮长周期从2003年前后启动,目前总体处于下行通道上。第四是50-60年左右的超长周期(或技术进步周期或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这一轮超长周期若从1971年开始算起,则目前处于后期阶段,若从1991年开始算起,则目前正处于高峰期。
目前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是由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和四种周期叠加造成的。总的来看,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将探底、未探底、快要探底的阶段。只要让经济平稳探底,随着新动能的成长,中国经济将走出一个小反弹的行情,只不过不可能反弹到2010年10.6%那种高度了。总之,很可能是先探底、后小幅反弹、再持续前行。
二是十九大后的价格走势将总体平稳。
从CPI来看,近年来一直较为平稳,2015年1.4%,2016年2.0%,2017年稍低于2016年、但高于2015年,预计明年将延续平稳趋势。从PPI来看,从2012年3月份开始直至2016年8月份连续54个负增长,自2016年9月开始正增长,2017年1-11月每月都在5.5%以上,可以说出现了明显反转。预计2018年PPI总体比2017年偏低一些,但是连续多个月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了。
三是十九大后的经济结构将继续优化。
为何经济结构将继续优化?原因之一是经济转型会倒逼经济结构优化;原因之二是新动能成长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结构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最终消费对GDP贡献率继续保持高位。2014年最终消费对GDP贡献率达到51.2%,2015年59.5%,2016年64.6%,2017年继续保持在60%以上,预计2018也会如此。二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继续上升。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1%,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的占比,2014年48.2%,2015年50.5%,2016年51.6%,2017年会在52%以上,2018年估计将达到53%以上。三是城镇化率继续上升。过去五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4.77%,2015年56.1%,2016年57.35%,2017年会在58%以上,2018年预计达59%以上。
四是十九大后的新旧动能将加速转换。
过去多年来,我国主要依靠三大旧动能拉动经济增长:第一,是依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尤其投资这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第二,是依靠大规模要素粗放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第三,是依靠GDP导向制度拉动经济增长。现在这三大旧动能,一方面边际效用递减,另一方面副作用和后遗症在加大。所以,十九大后我们必须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需要培育壮大的新动能,我们可以将它概括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其中,制度变革是指改革,结构优化包括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等,要素升级包括技术进步、提升人力资本、推进信息化、知识增长等。这三大发动机大致对应着中央强调的改革、转型、创新这三个方面。无疑,十九大后新动能将加速成长,新旧动能将加速接续转换。
五是十九大后的经济风险将加速排除。
过去近二十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生了包括实体经济产能过剩、高房价等资产价格泡沫、高杠杆率、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累积了不小的经济泡沫和风险。这些问题、泡沫和风险,有的正在解决过程中,有的还需要十九大后采取新的更有力措施予以化解。十九大报告已明确提出,要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未来三年的攻坚战之一。可以预期,在推进全面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作用下,经济风险将加速排除。
□李佐军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