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支付宝账单给用户“挖坑”,仅有道歉就够了吗

2018年01月04日 14:39   来源:中青在线   杨鑫宇

  文/杨鑫宇

  新年伊始,一股“晒支付宝账单”的风潮,突然席卷了人们的朋友圈。作为国内主流支付平台,支付宝推出了一项为每个人在2017年的消费制作一份漂亮账单的功能。这份账单在总结上一年的同时,还会“贴心”地为每个用户生成一个“2018关键词”。很快,这个设计精巧、构思绝妙的营销手段,就成功吸引了广大用户的注意力,成了最热门的社交话题之一。

  然而,在人们到处分享自己的账单,进行社交狂欢的同时,却很少有人留意到:看似“贴心”的支付宝,居然在这项功能中,给用户挖了一个“大坑”。直到1月3日,律师岳屾山在网上提醒广大用户注意,人们才如梦方醒。

  原来,就在我们打开账单的同时,屏幕上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里,竟藏着一个“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的勾选项目。并且,在这个勾选项目上,支付宝还“体贴入微”地替用户提前打好了勾,诱导用户同意让渡个人信息。

  支付宝的这场营销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就是因为对用户的喜好和需求相当“贴心”,然而,就在用户高高兴兴地和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的网购成果时,哪里想得到,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被授权给了支付宝使用。本来挺开心的一件好事,却变成了给人添堵的烦心事,实在令人愤慨。

  支付宝账单的“猫腻”曝光之后,舆论对支付宝展开了口诛笔伐,岳屾山律师那条提醒用户注意的微博,一天之间就获得了12000多次转发。人们的愤怒带来舆论压力,1月4日凌晨,支付宝公开对此事做出了回应。在回应中,支付宝表示:他们设计这一功能“初衷良好”,但方法“愚蠢至极”,表示他们已经取消了默认勾选的做法,并对这起事件造成的影响表示“深深的歉意”。

  支付宝改正了、道歉了,事情到此似乎已经告一段落,或许很快就会有新的舆论热点抢走这件事的风头。然而,我们却该追问:对于诱导用户签约这种严重失当的不良营销行为,难道只要道个歉就能轻易被原谅吗?且不说这个道歉闪烁其词,充满“初衷良好”之类的自我辩解,就算再真诚的道歉,难道就能抵消支付宝欺瞒用户的过错吗?

  支付宝的道歉,不论有几分诚意,都不能真正解决用户关心的问题,即自己的个人信息究竟会不会被滥用,自己的知情权会不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互联网巨头夺走。而支付宝这次的作为,无疑起到了很坏的示范作用。

  事实上,这种“悄悄替用户勾选同意”的伎俩,在互联网营销领域,几乎已经成了一种烂大街的手段,被不少“流氓软件”采用。但是,支付宝作为本领域内的标杆企业,本该建立起更高的企业道德标准,使用“流氓软件”的惯用伎俩,只会让互联网营销的环境变得更坏。

  许多警匪题材老电影里,都会出现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如果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什么?”对于个人信息的被滥用,我们也该送它一句:如果道歉有用,还要监管机构干什么?对于类似行径,监管机构应当果断出手,及时处罚,立下“欺骗用户者必遭惩处”的规矩,如此才能还广大用户一份安心。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