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台湾“00后”来厦门学高甲戏 名角组“梦幻阵容”亲授

2018年01月25日 15: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闽南传统艺术种子培训”冬令营24日下午在厦门艺术学校开营,来自台湾戏曲学院青年剧团的近20名学生参加冬令营,集体学习高甲戏《阿搭嫂》。

  这些台湾戏曲爱好者大多都是“00后”,其中最小的蔡宇伦只有14岁。在这些台湾青少年眼中,中华传统戏曲有不可替代的魅力。蔡宇伦说,自己从小就跟着奶奶看戏,觉得“曲调和身段都很美”。

  台湾戏曲学院是台湾戏曲人才培养的学府,其青年剧团成立于2016年。此次,青年剧团专程前来学习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创作演出的优秀剧目《阿搭嫂》,并将于今年6月在台湾以多剧种合作的形式,与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共同演出《阿搭嫂》。

  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曾学文期待,这些来参加冬令营的台湾学生,除了与厦门学生共同参加基本功训练,学习、排练《阿搭嫂》剧目,感受大陆的艺术教育外,还能够亲身感受一下美丽的厦门,感受大陆的情况,和大陆青少年交朋友。

  台湾戏曲学院老师李菄峻说,此前两岸戏曲交流以师生互访为主,像这样深度学习,并联手打造剧目的合作方式尚属少见。

  他坦言,在筹备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困难,但得到厦门方面全力支持,最终促成此次合作。

  此次厦门派出金莲升高甲剧团团长吴晶晶以及纪亚福、陈炳聪等高甲名角组成的教学“梦幻阵容”,手把手给台湾学生传授《阿搭嫂》。

  吴晶晶希望通过此次新颖合作方式,推动两岸传统戏曲合作向前更进一步。她表示,其实很多台湾传统戏曲界演员都很愿意来大陆发展,大陆对文化团体重视程度和硬件配套都让他们羡慕。

  吴晶晶期待,未来能尝试引进台湾戏曲人才,让他们在大陆获得更广阔职业发展空间。(完)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