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两会期间 政协委员为大湾区建设发展出谋划策

2018年01月25日 15:39   来源:广州日报   杨耀烨

  打造大湾区开放创新生态

  昨天下午,广东省政协举行了“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题座谈会,25名代表在座谈会上就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建言献策。“青年就业”“自贸港建设”“医疗共享”等成为本次座谈会的“热词”。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罗桦琳、方晴、王其琪、廖靖文、申卉、张露

  贸易:

  粤港澳联手在南沙共建自由贸易港

  座谈会上,黄小彪委员建议粤港澳联手在广州南沙共建自由贸易港,着力打造三地无缝对接平台。黄小彪认为,南沙是粤港澳地理中心,在这里建自由贸易港,其地理位置优势不言而喻。

  “粤港澳合作很多年了,为什么还是没有办法融为一体?”黄小彪说,利用自由贸易港建设三地联手有可能化解这个问题。黄小彪建议,首先成立一个法定机构。“这个机构应该是由全国人大授权,人员由三地派人参加,按照真正的自由贸易港的模式来创新。”

  黄小彪建议,区域内要发展产业。区域的产业应着眼于大湾区产业转型的需要,运用港澳高端资源和国内的优势资源,携手港澳发展贸易金融高端制造。“但是最主要促进航运、贸易和高端制造,这样的话自贸区可以更轻松地和国际高端行业对接。”黄小彪表示,这种模式是区别于过去自由贸易区的模式,值得探索。

  就业:简化流程吸引港澳人才来内地就业

  来自澳门的广东省政协委员高展鸿就粤港澳青年的就业问题进行发言。高展鸿表示,澳门目前失业率并不高,但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除旅游等行业外,其他行业发展并不是很好。

  高展鸿说,现在澳门青年海归更多,他们视野更加开阔,更愿意出去闯一闯。大湾区不乏华为、腾讯、美的等世界级的企业,很多专业对口的澳门青年希望进入这些企业工作。

  高展鸿建议,是否可以在就业准入程序方面做出创新安排。目前港澳青年在内地工作,需要遵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订的管理规定。为了方便港澳青年在内地工作,可不可以在大湾区先走一步,简化他们在大湾区就业的手续?

  据了解,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情况不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工作者在内地交付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比在澳门高。澳门目前最高是12%,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他们来内地就业的意愿。高展鸿表示:“是不是可以在大湾区9个城市里推行这样的制度,适当减免他们的税费?”

  高展鸿建议,两地劳动部门联合办公,使得大湾区就业信息交流更加顺畅。“目前,很多澳门青年意欲前往大湾区9城工作,却很难及时获取招聘资讯。如果大湾区的相关就业信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传递给粤港澳青年,方便他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岗位,让自己的人生更出彩,同时也为大湾区的建设做贡献。”

  医疗: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医疗共享格局

  省政协委员秦鉴认为,在大湾区的建设中,医疗服务业的发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秦鉴表示,广州、香港之间的深圳,是一个医疗洼地。在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里面,深圳是唯一没有一家医院进入前十名、甚至前一百名医院的城市。

  秦鉴说,目前深圳市的患者遇到重大疾病都要跑去广州或者香港治疗。“说到医疗,大家可能想到便利性的问题。目前中山大学和深圳市合作建设中山七院和中山九院,规模都是4000张床位,有可能变成超一流医院”。医院建成后,怎样才能更好地“共享”呢?包括秦鉴在内的几位委员都提到了医保的问题。秦鉴表示,大湾区的建设必将带来更多人员的流动。香港的患者来内地看病的时候,居民医保怎么样结算?商业医保怎么样结算?这些都是大湾区医疗共享格局的发展中需要一一解决的问题。

  话题聚焦

  创新

  怎样找到发展抓手

  怎样做好湾区布局

  怎样促进产城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湾区怎样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省政协委员们纷纷提出了建议。

  抓手:打造广深科技走廊助力湾区科技发展

  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不仅是引领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带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事关广东未来发展大局。为促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建议,明确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主要方向,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升一体化程度。

  提案指出,对标美国硅谷、波士顿地区等全球知名科技创新区域,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目标,是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走廊。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应该包括以下要素:多层次的创新平台,集聚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形成高水平的创新生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占据关键核心技术的制高点;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人居环境,集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等。

  提案认为,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应该坚持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升区域创新一体化程度。具体来看,一是要注意功能协同、差异化发展。广州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密集的优势,强化以“学”和“研”为主的基础创新功能,扮演起“创新大脑”的角色;深圳市场活跃,资本化能力强,扮演起“创新引擎”的角色,进一步促进全球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与培育;东莞依托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为区域创新成果转化提供重要载体,发挥出“创新腹地”的作用。

  其次要推动科研平台共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立科研设施与仪器管理开放共享的网络信息和服务平台,实现科研设施与仪器配置、管理、服务、监督、评价的有机衔接,实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重点研究区域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跨区域流动等政策措施,保障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探索设立跨市科技成果转化补偿基金,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地向研发地利益补偿机制,提升科技成果的跨区域转移和产业化效率。

  同时,还应把握企业、产业和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定期召开各市联席招商工作会议,研究制定统一的重点招引产业项目,设置产业进入门槛,建立起类似于“硅谷”的具有全球知名度的统一招商品牌,推动区域协同招商。

  布局:打造珠江西岸的“创新副走廊”

  此次省政协会议期间,“珠江西岸”成了提案热词,多位政协委员建议对标广深走廊打造珠江西岸的“创新副走廊”,解决各市创新功能同质化问题,顶层设计对接广深、港澳的创新资源溢出载体,助力大湾区世界先进制造基地建设。

  省政协委员熊志翔建议在“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基础上,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创新走廊,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一起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体系“环状”布局。“这条走廊应以广佛同心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为引领,顺应‘广佛肇’(即广州、佛山、肇庆)和‘珠中江’(即珠海、中山、江门)的产业发展态势,构建珠江西岸一体化创新发展走廊。”

  这一建议得到多位政协委员响应,多个来自珠江西岸城市的委员表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辐射范围限于珠江东岸,珠江西岸城市未能纳入辐射范围,急需创新发展的“发动机”。熊志翔建议,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创新走廊既要“东联”,更要“西拓”,增强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腹地的带动能力。

  产业:鼓励“隐形冠军”企业往“专精特”方向发展

  省政协委员刘建萍认为,打造这条珠江西岸“创新副走廊”的时机已经到来。随着广佛地铁全线通车、佛山西站启用、港珠澳大桥开通、深中通道与虎门二桥的施工建设、珠三角新干线机场规划建设、广深港高铁建设等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珠西辐射粤西、对接广深、通达湾区、连通世界的立体化交通枢纽已经架构,为承接广深、港澳创新资源溢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错位发展是关键。”刘建萍建议,要打造好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创新集聚带,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西岸各市在创新产业链中的定位,避免在政策制定及执行过程中的恶性竞争。刘建萍表示,珠江西岸拥有深厚的制造业基础,不少细分行业存在“隐形冠军”企业。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创新集聚带要深入挖掘这些“隐形冠军”,鼓励这些中小企业往“专精特”方向发展,形成一条研发、生产到市场的产业链和配套产业群。同时积极引进广深、港澳的现代服务业,承接横琴、南沙自贸区的产业转移,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体系,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贸会提出了“零工经济”的创意,建议政府搭建“零工经济”公共服务平台,让一些可以相对自由安排工作时间的科研人员、专家学者、能工巧匠等,通过“互联网+零工”的方式,既使他们的闲余精力和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又能解决企业弹性用工需求,降低公司用人成本。

  结构:补齐城市数量短板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民进广东省委提出《关于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机制以“创新之湾”引领中国第二轮改革开放》的提案。提案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基础雄厚,对内能有效对接国家战略落地,对外有港澳国际化资源,有条件创新融合发展机制, 以“创新之湾”引领中国第二轮改革开放。

  建设“创新之湾”的难点在于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提案分析,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东部凭借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产业,推进经济快速发展,迅速形成产业集聚做大了堆头。而与珠三角西部相邻的澳门则产业单一,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也远不及香港。结构性问题是所有发展困难的症结,其中,空间结构又是产业结构和其他结构不合理的痛点,找到问题所在,打通痛点,增长潜力和发展后劲才能绵绵不绝地释放出来,否则治标不治本。

  提案建议,补齐城市数量短板,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其中包括调整区域和城乡空间结构,这是重点解决被动落后一方的问题,是解决所有结构性问题的突破口。《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赋予了广东先行先试的权利,如果广东按照5万人口以上的标准,在县域范围内切块设市,赋予其副县级市的管理权限,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设市成本,彻底解决城乡、区域、产业和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道难题。此外,提案还建议恢复并完善伶仃洋大桥轻轨建设项目,在空间上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和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建设与全球经济中心相匹配的全球文化艺术中心。

  怎样培养更多人才

  怎样能让人才安居

  怎样方便港澳青年

  话题聚焦

  人才

  交流:推动大湾区内人才跨境便捷流动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的提案建议,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创新生态系统,在政府统筹主导下,有计划、分阶段率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关键创新要素(人才、资金、科研设备等)跨境便捷流动,合力打造引领世界的中国“硅谷”。

  提案建议,由广东省政府联合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共同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协同创新服务区”。以珠江口出海口及东西沿江岸线(包括后续填海区域)为核心,将广东三大自由贸易区(前海、南沙、横琴)和香港、澳门相邻水路、陆路连接的成片区域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协同创新服务区”。在新区内,打破传统行政区域壁垒,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国际标准和惯例实行综合一体化治理,共同打造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协同创新区”,提升湾区对世界一流创新资源要素的强大吸纳、消化、整合能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全国,引领世界。

  其次,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协同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共同探索建立粤港澳湾区国际协同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内容包括建立创新成果、企业、人才动态监控的大数据平台、知识产权交易与监管平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公共征信查询平台,金融安全监管平台等国际化的开放的创新综合服务平台。

  教育:打造面向世界的南方教育高地

  民进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主任舒悦代表民进广东省委提出了《关于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将南方教育高地打造为面向世界的教育改革创新发展高地的建议》。

  他介绍,与世界其他一流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体量优势、发展优势。教育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湾区战略中,教育必须优先发展,率先发展。

  2016年,全省教育强镇、教育强县(市、区)、教育强市覆盖率分别为99%、99%、95%,珠三角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和先进市覆盖率分别为96%和78%。珠三角随着“争先”任务的完成,进入到“建高地”阶段。

  “世界级大湾区基本都拥有几所世界一流大学,基本都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舒悦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应打造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学,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和全球创新中心,打造东方的硅谷。

  他建议,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和广东“双高”大学建设为抓手,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推动高校分类化、差异化、国际化发展,打造广东高品质大学集群;依托湾区产业布局特点,进一步探索建立融合贯通的区域性或专业细分性联盟,推动跨洲或全国性的高等教育联盟,加强湾区高等教育布局调整,提高湾区科技创新要素的整合力,加快湾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同时,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大湾区重点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及其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打造大湾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力军。

  居住:租售并举解决人才安居问题

  “湾区的竞争从根源上看,是人才的竞争。为此,湾区要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人才安居问题,提升湾区的人才吸引力和吸纳能力。”民建广东省委关注大湾区人才安居问题,提交了《推进租售并举的配套改革解决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安居问题》的提案。

  提案认为,提升珠三角主要城市房地产居住的二元市场结构可以作为人才安居的突破。

  提案指出,2017年8月,国土资源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广州、佛山和肇庆三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城市入选改革试点,预计随着改革探索的深入,成功经验将能够进一步被复制推广。

  提案建议,第一,政府要高度重视租售并举改革,推动试点城市尽快取得标志性改革成果,解决湾区人才安居问题,为中央试验政策。面对湾区主要城市大范围存在的城中村问题,应尽快统一思想,立足实践,走在改革前列,依托广州、佛山和肇庆三个试点城市,下达改革任务,建议相关改革在青年人才安居领域小范围试点。在取得可复制推广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向中央建言献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部全面试点租售并举和集体土地开发租赁住房的新模式,解决湾区人才安居问题。

  第二,建立集体土地上盖只租不售的政府联合发展机制,及时推出一批集体产权人才安居住房。可在近年来村集体开发的高档住宅办公楼中,选择较为成熟的项目,探索联合发展机制,及时建立合法渠道,优先试点向青年人才安居市场推出一批集体产权租赁住房。

  第三,有步骤地制定租赁市场发展规划,分批改造中心区城中村,为城市工作者提供便利化安居条件,切实解决城市工作者面临的市内租金过高问题。

  互惠:推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广东省政协委员、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张志华认为,如何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的发展契机,积极破除内地与港澳间的制度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增强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带动三地青年主动融入、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他说,现阶段由于存在制度等壁垒,港澳居民在内地办理证照手续繁琐,社会福利的落实存在障碍,从事行业受限,港澳青年在内地创业就业率仍然不高。他建议打通壁垒,逐步推动港澳青年来粤创业就业。

  张志华建议放宽有关规定,向不在广东省定居、但在粤创业就业并交纳社保一年以上的港澳青年发放“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卡”。该卡具备身份证明、金融、公交、工商登记、参与志愿活动积分、医保社保等功能,通过一卡通的管理方式使得更多的港澳青年在出入境、子女入学、社会保险、医疗、金融、购房、税收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待遇和优惠便利服务。此外,他还建议探索建立与香港强积金管理局、澳门社会保障基金的合作,出台在粤港澳居民社会福利细则,明确“港澳居民回到港澳工作后,将其在广东缴纳的社保金纳入强积金、澳门社会保障基金征收范围,所产生差额由缴纳人补足”。他还建议,将在粤读书的港澳学生纳入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派遣范围,由所在高校为应届毕业的港澳学生出具《就业报到证》、个人档案等就业资料,同时简化省内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港澳籍大学毕业生就业手续,方便用人单位接收。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