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月4日 崔洪刚)

2018年01月29日 11:36   来源:滨州传媒网   

  ——2018年1月4日在滨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崔洪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新考验,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旗帜鲜明讲政治,扑下身子抓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80亿元、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1亿元、增长5.4%,其中税收收入171.5亿元、增长11.8%,税收占比75.9%、提高3.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增长12.6%;粮食总产量355.6万吨、增长16.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

  (一)着眼全局、攻坚克难,完成宏观调控任务实现稳中有进。2017年,我们面临钢铁去产能、清理整顿电解铝、煤炭消费压减、错峰生产等硬任务,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近年来,我们主动整改钢铁、电解铝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清理整顿工作赢得了主动。一年来,全市各级讲大局、谋长远,行动坚决,完成了省定钢铁、电解铝压减关停任务,基本完成了煤炭消费压减任务,对6类、226家企业实施了错峰生产。同时,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1+5”重点工作,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元,增长13%以上,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0%以上,真正成为了支撑滨州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财政消化历年积存问题13.4亿元,同口径增长可达11.6%。北海经济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5亿元,惠民县、阳信县超过10亿元,实现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历史性跨越。各项调控任务的完成,不仅化解了长期积累的历史问题,而且改善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宏观环境,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抢抓机遇、积极争取,集中办成了一批事关滨州长远发展的大事。滨州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2017年12月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实现了滨州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跨越;滨州海事处撤处设局,海域管辖面积由300平方公里扩大到1500平方公里,实现了对滨州港的海事管辖全覆盖,解决了港口和航运发展的瓶颈制约。我市被列入全省高端石化产业“一基地四区”规划,为化工产业高端集约发展创造了新条件。阳信德大铁路至魏桥工业园专用线主线贯通;胶济线接轨至邹平货运铁路正式开工。滨州黄河四桥工可报告获得国家黄委批复。高端铝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纳入2017年度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这些大事的集中推进,奠定了长远发展的基础,积蓄了追赶超越的后劲。

  (三)精准发力、创新实干,重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粮食产业创造了“滨州模式”,全国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现场会在滨州召开,我市被授予“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提前一年半完成旱厕改造62.5万户,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天然气“镇镇通”铺设燃气主管道317公里,80个乡镇(街道)接通了天然气;煤改气(电)完成7.5万户,完成省定任务的136%。全省节水灌溉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7.8万亩。强化政策措施配套,秸秆禁烧实现“零点火”。全长19.5公里的东北外环一期工程竣工通车,极大缓解了205国道城北段交通压力。滨州大剧院竣工投用。市人民医院西院区、妇幼保健院和中医院新院奠基开工。面对困难、压力,坚持实干兴市,凝聚了干事创业共识,提升了滨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知名度。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释放了发展活力。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公布了第一批29项“零跑腿”和210项“只跑一次”事项,取消、停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45项,市场主体达到25.8万户、增长11.8%。设立产业基金15支、62.6亿元,整体规模和运营管理水平进入全省前列。动产抵押和股权、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全省领先。不动产登记与房产交易实现一体化办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学校去行政化和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部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在全国首创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管理系统,市县两级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一村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滨州工业大数据服务中心上线运行,京东黄河三角洲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一期部分主体完工,华为大数据中心产业园加快建设。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建设电商公共服务中心27个、村镇服务站点2091个,交易额1700亿元、增长30.5%。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7家,总数达到30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370家企业与沿线40多个国家开展了经贸合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激发了滨州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拓展了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五)强化整改、协调推进,五场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坚决改善生态环境,中央、省环保督察和环保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巡查交办问题全部办结,二氧化硫、PM10、PM2.5平均浓度明显下降;全面实施“河长制”,扎实推进“清河行动”,6个国控断面全部达标。迎接国务院海洋督察,通过国家土地督察。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投入专项资金2.2亿元、实施项目156个,1.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积极防控金融风险,成功举办第四届资本对接大会,签订项目2883个,签约金额1356亿元;博兴先达股份主板上市,全市5家企业“新三板”挂牌,16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深入开展“增信贷、降不良、打逃债”行动,立案打击逃废银行债务59起。退役士兵安置和权益保障按期完成“清零”;圆满完成十九大安保任务,鲁冀界荣乌高速滨州公安检查站等集体和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顺利通过省安全生产巡查,安全生产考核居全省前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面对五场攻坚战,我们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经受住了考验,进一步提振了信心。

  (六)加大投入、改善民生,实打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263.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1%,成功入选“2017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5.9万人、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5万人。完成解决“大班额”项目363个、“全面改薄”71个、“足球进校园”67个,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处;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人均补助标准分别由420元、45元提高到450元、5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500元、315元提高到525元、350元。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1万户、建成9652户,完成省定任务的101%、180%;治理城市违建563.6万平方米,完成老城区28个道路路口拓宽。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63%,列全省第3位。西王社区入选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城市规划展示馆完成升级改造。《滨州通史》出版发行。在十三届全运会上取得历史最好成绩,魏桥、京博、龙福3家企业冠名乒超球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各级干部中牢固树立,在社会发展中进一步体现。

  (七)依法履职、担当作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肩负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牢固树立了“四个意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作风建设更严更实。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制定出台政府工作规则,建立完善了财经、审计、招投标、规划管理等8项制度。主动接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4件、政协委员提案332件,答复率均达100%;受理市长公开电话10.6万个、市长信箱来信1512封,办结率均达100%;中国滨州门户网站公众参与指数列全省第1位。持续压减“三公”经费,市级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5%。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交易项目1498个,节支增收15.9亿元,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先进单位”。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新成绩,迈上了新台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各项工作经受了严峻考验,上级要求高、检查严,高速增长阶段积累的问题多,集中整改时限要求紧。我们紧紧抓住影响全局的大事要事,负重奋进,苦干实干,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一年来,我们聚焦聚力新旧动能转换,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聚焦聚力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聚焦聚力深化改革,内部动力逐步激发;聚焦聚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短板日益补齐;聚焦聚力改善民生,共建共享的良好态势逐步形成。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加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群策群力、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各界人士、驻滨部队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滨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传统产业占比大、创新能力不足、高精尖人才匮乏,新旧动能转换面临严峻考验;过去高速增长中积累了一些问题,生态环境、节能降耗等整改任务重;投资增速下降,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长放缓;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与省内及京津冀地区互联互通水平没有明显提升;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民生事业还有很多短板。另外,各项检查多,忙于面上事务多,抓落实、抓推进不够;干部作风不实,责任担当不够,服务意识不强,廉政勤政等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要保持清醒认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