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交通:“加减乘除”治堵 智慧交通省时

2018年01月30日 15:11   来源:北京晨报   

  2017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2% 平均交通指数控制在5.6以内

  3条地铁新线开通、市郊铁路通向了城市副中心、百余个常态拥堵点疏通、37条路4086个车位启动路侧电子停车收费……2017年,北京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2%,平均交通指数控制在了5.6以内。2018年,北京交通将通过“加减乘除”法治理交通拥堵,市民也将更真切的体会“智慧交通”给出行带来的改变。

  人物故事

  交通达人——龚帅羽

  混搭出行让路上更省时

  龚帅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90后北京小伙儿,他和大多数通勤族一样,每天在家和公司之间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但不同的是,无论是上班还是日常其他出行,他的出行效率都远远高于身边的大多数人。

  您可能会问,这是为何?原来,每次出行前,龚帅羽都会根据不同的目的地、时间段为自己量身定一套出行方案。“去哪儿,什么时间去、怎么去,先想好这个问题再迈开腿,路上就会省时不少。”龚帅羽表示。

  不过,再完美的方案都离不开出行方式的支撑。龚帅羽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以前,他和大多数通勤族一样,出行主要是乘坐公交、地铁,而从去年开始,他的出行模式就越发多样化。“这两年,共享单车、共享汽车越来越火,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我也切身感受到共享时代给日常出行带来的变化。”龚帅羽说,随着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的出现,他的出行方式就从此前的公交、地铁变成了现在公交、地铁、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网约车等“混搭出行”。

  “北京公共出行方式选择性越来越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再提前规划好路线,路上会节省不少时间。比如,高峰时,乘坐地铁或选择有公交道的公交车;平峰时,可以开共享汽车或者坐网约车。”龚帅羽说,原来从家步行到地铁站需要25分钟至30分钟,现在有了共享单车,每天单程就至少节省了15分钟。

  玩转手机APP智慧出行

  近几年,特别是去年,北京在打造“智慧交通”方面做了诸多努力。比如,市民可以通过扫手机二维码购买地铁单程票,还可以通过手机APP缴纳停车费、通过手机APP可以搜索到更多的共享汽车等等。身为一名交通达人,龚帅羽可以算是“智慧交通”受益者之一。

  “打小儿在北京长大,休息的时间也常走街串巷,所以我对北京的路比较熟悉,哪条路容易堵车、哪个时间段容易堵车,我心里基本有谱儿。可能很多人会说,路不熟怎么办?没关系呀,现在科技那么发达,手机导航软件、交通部门的官方微博、微信等都是获取最新路况信息的渠道,可以很好地协助我们制定最佳的出行路线。”龚帅羽说。

  打开龚帅羽的手机,北京晨报记者发现,各种有关交通出行的“精品”APP应有尽有。这里之所以加上“精品”二字,是因为龚帅羽告诉记者,现在方便市民出行的交通领域应用方面软件非常多,他愿意“尝鲜”,但是会结合自己的需求和体验有选择性地下载使用。

  “比如,停车缴费软件很多,但我就只下载了ETCP,因为我在日常开车出行的时候,发现在我的出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停车场都覆盖了ETCP。有了这个软件,我就不用每次都用现金交费了。提前用手机APP支付完停车费,出车场时直接抬杆儿就走;共享汽车的话,我就只下载了首汽Gofun软件,一是停车网点离我近,而且环路的主要桥区底下、商圈都有取还车网点,既不用担心停车问题,也不用担心限号问题,完全可以不受地点限制完成自由取还车。”龚帅羽说,自从有了手机里有了各种出行软件,他的出行真真儿便捷了很多。

  环保型公交舒适无噪声

  作为普通市民,为何对北京交通如此了解?其实,学生时代的龚帅羽是个公交迷,后来上班了,工作忙了,很少有精力关注公交,可他还是发现,这两年,北京公交车不断更换着更环保、更炫酷的车型。“我有时候会坐386路公交车,去年,我突然发现,386路换新车了。不仅更环保了,乘客坐着也舒服,车内几乎没有噪声,动力也完全足够。”龚帅羽说。

  2017年年底,北京新开了三条地铁线,由于都在城西,龚帅羽还没机会乘坐,不过,他已经听同事反馈过感受。“我的一个同事住在房山,以前他上班,要么公交换地铁,要么一路公交。我同事说,公交加地铁的话,换乘比较折腾;坐公交的话又担心堵车,没法保证时间。自燕房线开通后,他直接乘坐地铁就能到单位,方便多了。时间上的优势虽然没那么明显,但我同事说,关键是一路上不再担心因堵车迟到,从身体到心理都轻松了。”龚帅羽说。

  ■2018年亮点

  再疏通百个“堵点”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本市疏堵工程都是以每年完成百项的速度在推进,2018年,北京市计划将再完成百项疏堵工程。同时,还将加大城区的次支干路建设,打通“毛细血管”。

  新开三段地铁新线

  轨道交通建设方面,2018年计划再开三段地铁新线,包括8号线三期(珠市口站至五福堂站,南锣鼓巷站至中国美术馆站)、8号线四期、6号线西延(海淀五路居站至苹果园南路站),运营里程增加到630公里以上。同时,推进加快在建地铁线建设。

  手机扫码乘地铁

  2017年年底,实现了扫手机二维码购买地铁单程票,但需要乘客到各个站内的网络取票机将纸质票取出,才能进站乘车。2018年上半年,将实现扫手机二维码直接乘地铁,无需再换取纸质票了。此外,京津冀互通卡之北京互通卡的使用范围也将从现在公交覆盖到地铁。

  继续推进路侧电子收费

  停车方面,目前,城六区和通州区的37条路、4086个车位已经试行路侧电子收费,2018年,还将进一步推广。预计到2019年底,全市路侧车位都将电子收费。

  回顾与展望

  交通成绩——多面治堵

  2017年平均交通指数控制在5.6以内

  3条地铁新线开通、市郊铁路通向了城市副中心、100余个常态拥堵点疏通、37条路4086个车位启动路侧电子停车收费、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2%,平均交通指数控制在了5.6以内,保持在轻度拥堵级别、全市16家共享自行车企业投放运营车辆达220万辆,针对投放无序和停放混乱问题,制定实施《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新能源小客车分时租赁试点规模达2000辆……2018年年初,北京市交通委发布了2017年北京交通“成绩单”。

  既然那么多堵点疏通了,交通拥堵指数又仅仅是“轻度拥堵”级别,为何日常早晚高峰出行,还是会感觉比较堵呢。对此,交通部门负责人曾表示,实施疏堵、打通次支干路的目的是先行解开市民反映较为集中的交通“死扣”,逐一将堵点疏通,同时,配合次支干路建设,打通路面交通的“毛细血管”,从而实现局部路网畅通。当越来越多堵点都被疏通,整体路网会逐渐畅通,市民的感觉才会比较明显。目前,受益的可能暂时只是途经疏通路段的市民,或是居住在某条次支干路附近的居民。

  比如,2017年实施的分钟寺桥桥匝道改造工程,缓堵效果就比较明显,彻底消除了东南三环内环方向主路的交织。经过实际测算,早高峰时段,该路段速度由每小时28公里提升至每小时50.7公里,提升了81.1%,晚高峰时段速度由每小时16.6公里提升至每小时40.7公里,提升了145.2%。

  “加减乘除”法根治交通拥堵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将在“规建管限”四个方面运用“加减乘除”的四项方法,从根本上治理交通拥堵。

  具体如何解读呢?交通委表示,将在规划方面做好除法,结合“城市病”治理,控制人口规模、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职住平衡、减少通勤出行距离等。在建设方面做好加法,大力提高交通供给能力,轨道、道路、枢纽、公交专用道、自行车道、驻车换乘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快落实规划实现率。在交通管理方面做好乘法,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挖掘交通设施潜能,优化交通秩序,严格交通执法,提升交通服务和文明水平。需求管理方面做好减法,综合施策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让群众出行更便利、更快捷、更舒适,努力提升市民获得感。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