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引发热议

2018年06月04日 10:54   来源:成都日报   

  全面构建联通全球通江达海的战略大通道、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昨日,《关于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在分组讨论上引发热议,大家纷纷表示,成都开启新一轮开放之路,“量身打造”的全新政策,“含金量”十足,必将为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向西向南通道建设

  增强国际航线覆盖面和通达性

  全面构建联通全球通江达海的战略大通道,是撬动成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高水平建设国家门户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支点。在分组讨论中,结合自身工作领域,市口岸与物流办主任杜进有表示,构建内陆开放高地,主要是以全球视野构建国际化战略通道,将主要从构建全球化国际航线通道和国际班列通道两个方面推进。

  杜进有称,立足于构建“通达全球、中转高效、功能完善”的航线网络,下一步将增强航线覆盖面和国际航线通达性,推进航线网络快速布局。同时,强化中转衔接,优化完善机场进出设施、流程,加强中转衔接;优化国际航线之间的时刻编排、目的地编排、出行OD点之间优化组合实现强衔接;提升服务频次,和一些主要的国际航点之间,一些经济文化旅游等目的地之间形成稳定、可靠、高频次的航班波;着力加强和地面交通的衔接,增强机场的承载和辐射功能。

  在国际班列通道方面,杜进有表示,主要着力点在扩大覆盖面,优化服务水平,发挥好国际铁海联运体系,在成都构建辐射泛欧泛亚,衔接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沿岸区域物流交换发挥支撑作用。

  作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地,青白江区委书记张胜对《意见》中“实施国际班列体能计划”深有感触。“《意见》在通道建设上的内容非常全面,也非常具体,可以说是直击‘痛点’。”据张胜介绍,去年国际班列共开行1022列,开行数量居全国首位。下一步,将继续保持国际班列运输优势,加快南向通道建设。

  在分组讨论中,张胜还带来了一组数据——根据统计,上海外贸企业近20000家,深圳22000多家,而成都目前外贸企业总量有明显差距。“‘成都造’产品通过国际班列‘走出去’,在蓉外贸企业较少已经成为一个制约因素。”张胜表示,希望给予在蓉外贸企业一些扶持奖励政策,鼓励在蓉注册、发展,带动更多的成都商品“走出去”。

  打造国际转口贸易的中心城市

  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

  《意见》中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优化升级,精准高效促进资源要素全球配置。在分组讨论中,市发改委主任杨羽表示,这是增强资源全球运筹配置功能的有效措施。引进跨国公司和大企业大集团在蓉设立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吸引国际双边经贸合作和商(协)会团体在蓉设立总部机构,支持各类企业在成都设立的分公司、办事处向法人机构转型,争取形成“成都总部+全国(全球)市场”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同时,要针对“一带一路”沿线贸易特征,打造国际转口贸易的中心城市,深化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培育跨境电商,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及平台载体建设,大力招引聚集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优势企业和专业化服务企业。

  “区域和城市抓对外开放要有大局观,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大局。要落脚到经济社会发展,对外经济的活跃度和对外开放的质量。”结合自身领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方存好表示,初步考虑围绕产业层次提升,从追求产值规模的单项依赖到更好地吸引外资。同时,通过更完善的产业政策,来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国际项目。从平台的搭建来考虑,要打造对外合作战略通道,提升项目承载力,保证项目建设进度与质量。要依托成都天府空港新城的渠道优势,做强对外开放的功能,打造物流人流高端的消费中心,以此为平台,把空港新城建设成自由贸易港。“开放是双向的,借助企业吸引对方过来,同时高新区有相当数量企业在海外投资,我们鼓励更多企业积极‘走出去’。”

  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企业落户是最好的“投票器”

  《意见》中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在市工商局局长傅学坤看来,企业落户是营商环境最好的“投票器”。成都自贸试验区试点多项商事制度改革,通过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服务举措,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市场活力得到极大释放,各类企业得以快速增长。成本更低、机会更多,使得企业申办营业执照充分享受了“人在家中坐、照从网上来”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打造高效政务一流城市,“零见面、无纸化、无介质”使得企业创设进一步便利化,办理时限进一步缩短。

  市委社治委常务副主任周德强表示,《意见》中打造国际化社区标杆城市对社治委下一步的工作指明方向,将出台国际化社区建设标准体系,在满足条件的地方进行试点社区。此外,他们还将确定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市国别合作园区、市场商圈以及涉外产业功能园区全面建成标准化、国际化的社区。同时,他认为在提高生活环境方面,要进行国际化医院、学校等设施的改造和提升。根据国际化社区点位上不同国别居住的人口,进行相应的双语化标志、标牌以及服务。“希望在基层的社区服务人员当中,能够适当吸纳外籍人士参与到社区的治理中来,提供更好的服务。”

  “市外事侨务办将全力助推成都打造国际化宜居品质城市,把外事侨务资源有效地转化为外经、外贸、外资资源,‘引进来’更多国际重大项目、赛事以及会议落地成都。”市外事侨务办主任姜斌表示,接下来,将更深入更具体地绘制“成都国际友城产业地图”,根据成都产业需求与交流合作匹配度,精准优选一些适合成都的国际城市结为友城,进一步加深成都与国际友城的交流合作紧密度。同时,助力成都打造更方便快捷的国际生活、教育、医疗、营商环境,从而吸引更多外籍人才扎根成都创业发展。(记者 王雪钰 徐璨 胡清)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