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共同体

2018年06月07日 16:11   来源:合肥日报   □蒋晓岚 孔令刚

  2018年6月1日举行的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为主题,对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行再谋划、再深化。在同步举行的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上,发布了G60科创走廊总体发展规划3.0版。3.0版在沪嘉杭的基础上,向沪苏湖宣芜合拓展,形成“一廊一核多城”的空间布局规划,辐射范围扩大至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并赋予G60科创走廊新定位,即打造长三角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示范区重要引擎,长三角率先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试验田,科创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主阵地。

  长三角区域是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但也存在区域内创新分工格局尚未形成、创新资源共享不足、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融合不充分、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新时代长三角三省一市需要加快构建新型区域协同发展关系,协同打造“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实现创新要素在区域内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的链接与聚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向更高“协同发展阶段”转变。

  一、 强化“累积效应”,建立富集更高质量创新资源新机制

  上海要提升国际高端要素配置能力。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综合服务枢纽,发挥科技创新辐射带动作用,是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功能之一。上海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要素、创新企业、创新组织数量和质量都位居全国前茅。要通过推进上海自贸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发展,强化“累积效应”,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资源的集聚力、创新成果的影响力、创新产业的吸引力、区域创新的辐射力,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源头,成为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资源的策源地和辐射源。同时,上海更要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增强科创中心的辐射力和服务力,联动长三角城市共同发展、一体发展,推动产业创新价值链跨区域布局,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能力,赢得全球创新话语权。

  南京、杭州和合肥要紧随上海向创新型全球城市转型升级。作为苏浙皖三省的省会城市,南京、杭州和合肥要进一步发挥省会带动作用,增强作为次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功能,打造各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集聚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资源,向创新型全球城市转型升级。南京建设全国综合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要成为江苏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排头兵;杭州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合肥要在G60科创走廊建设3.0总体发展中承担独特的作用,布局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构筑一批国字号“创新基地”,在G60科创走廊“一廊一核多城”9个城市中,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汇聚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聚集点”上承担国家使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科学合作与竞争。

  二、强化“溢出效应”,建立消弭科技资源分布落差新机制

  科技资源由“极化”向“扩散”转化,是长三角科技资源配置发展的趋势。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城市,应增强对周边地区的“溢出效应”,消弭区域内科技资源分布差距,促进城市群内各城市协调发展。创新资源的外溢过程,也是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生成过程,其着力点就在于制度创新。

  强化“溢出”源头的技术集成服务能力。上海要借助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的机遇,聚焦技术源头和产业端口,探索与高校对接、与金融结合、与企业共赢、与国际接轨的技术转移服务新范式,构建国家技术转移战略高地,打造全球技术转移枢纽。南京、杭州和合肥要协同建设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和统一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集聚和辐射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转移和转化能力,发挥对周边次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推动创新资源要素“溢出”。通过政策制度的设计,扶持相对薄弱的节点城市,增强其承接能力,变“虹吸效应”为“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核心节点城市对周围非核心节点城市的带动作用, 促进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同时,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以引导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的流向,使资本、知识、技术、商品和人力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培育、提升多极并进的技术扩散和产业承接通道。推动上海高端创新成果沿沪宁合发展轴、沪宁(宁波)杭发展轴、沿江发展轴“外溢”,推动南京、杭州和合肥等省会城市创新资源向省内其他区域扩散。提升东部沿海和沪宁合发展轴,提升协同合作水平和技术扩散及产业承接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明确省会、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县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建设重点和目标要求,促进多城联动、协同发展。推动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成为大区域范围内产业空间结构的高地,成为世界科技产业网络中的节点,形成若干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增长极和多点多级创新的新格局。

  统筹提升“溢出”承接能力。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根据不同城市和地域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统筹规划产业的发展方向,避免区域间产业同构,引导创新主体在适宜的空间分布。在统筹分析城市群内不同等级城市创新资源的同时,要对不同城市的各类创新主体进行系统梳理,找出制约自身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可能的条件下建立均衡的创新主体空间配置,也可以利用周边城市的特色资源进行资源的协同共享,打造创新主体的空间联系网络。

  三、强化“蛙跳效应”,建立补足创新资源匮乏短板新机制

  “蛙跳效应”源于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等提出的“蛙跳模式”,认为后发国家和地区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会选择新技术,在获得技术优势后像青蛙跳跃一样超过领先者。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安徽需要强化“蛙跳效应”,补足创新资源不充分的短板,合肥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突破常规集聚创新力量。安徽要将加强自主规划与推进协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地域空间、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等优势,弥合发展差距,贯通产业链条,重组区域资源,在引入外部资源时更应注重激活内部要素,培育内生增长能力。要以合肥、芜湖、蚌埠为依托,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统筹推进创新型省份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合肥要从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形成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机制等方面入手,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争取得到新的资源配置主动权。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成为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先行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为加快建设创新型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强大支撑。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安徽要把优化资源配置与培育高端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创新承接沪、苏、浙产业技术转移,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效汇聚和创新主体的互动融合,构建多主体、全链条、全要素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和体系,以产业创新激发合肥发展内生动力。

  打造国际化的国家级战略创新平台。对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争取一批重大改革试点、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专项布局安徽。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联合建立国际化研发机构,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在优势行业的国际技术标准、产品定价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弥补人才短板。安徽要积极引进世界研发机构和一流人才,扩大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补齐创新人才不足短板,打通科技人才便捷流动、优化配置的通道,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积极引进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鼓励引进一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带资金的高层次产业创新团队。

  改善和提高安徽省和合肥市在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中的地位。把握长三角区域城市体系的空间演化趋势,超前研究腹地城市的崛起对区域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基于自身的禀赋优势,构筑与长三角创新互联互动通道。面向全球吸引和整合创新资源,促进国内外两个资源要素市场的高度集聚、整合、融合,争取在更多的优势领域抢占高端、走在前沿,实现从“后发追赶”向“后发赶超”的转变,重塑经济地理格局,推进安徽在长三角产业合作分工层次、经济层级和创新能级的跃迁。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本文为2017年安徽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安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AHSKZ2017D11)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