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

2018年07月09日 14:14   来源:成都日报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这既是对高质量推动天府新区建设的殷切希望,也是对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重大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时代要求规划建设好天府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就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刻领会重大意义,增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政治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并对成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成都发展的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重大意义,把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作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政治自觉和战略定力。建设公园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是新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全新实践,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协调作为内生特点、绿色作为普遍形态、开放作为必由之路、共享作为根本目的”的要求贯穿城市发展始终;是城市规划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引导城市发展从追求生产价值转向生活价值,从经济导向转向人本导向,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工作总要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径,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应对主要矛盾变化,更加突显成都资源禀赋和人文特质,提升城市宜居价值;是推进绿色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探索,以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高质量发展环境为重点,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塑造新时代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和趋势,依托优美生态环境和独特人文魅力,增强城市亲近感、认同感,为成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打响品牌、注入生机、塑造优势。

  二、深化认识丰富内涵,牢记公园城市建设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公园城市的指示,是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升华,蕴含大历史观、体现哲学辩证思维、充满为民情怀,内涵极其丰富,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深化对公园城市的认识,科学把握公园城市的本质要求,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探索实践。公园城市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公园城市奉“公”服务人民、联“园”涵养生态、塑“城”美化生活、兴“市”绿色低碳高质量生产,包含“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城市文明观、“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的城市发展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民生观、“历史文化是城市灵魂”的城市人文观、“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城市生活观。公园城市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体现了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传承的文化价值、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价值、顺应尊重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城市形态的美学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本价值,将引领城市建设新方向、重塑城市新价值。

  三、准确把握基本原则,将公园城市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始终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运用公园城市理念指导工作,将公园城市的重大要求落实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中。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强化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服务供给、高效能治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彰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价值,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贯彻山水林田湖城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建设首要位置,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坚持“一尊重五统筹”总要求。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系统性,统筹推进、久久为功,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

  (四)坚持突出公园城市形态。用科学规划组织城市建设,将公园城市理念贯穿于国际门户枢纽、主体功能区布局、城市格局优化、特色镇(街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构筑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大美形态,彰显城市创新创造、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色,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充分绽放独特的自然人文之美。

  四、科学确立发展目标,树立探索新理念新模式的坚定信心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的要求,切实担负起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的重大使命和重大责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持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努力奋斗。到2020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公园城市特点初步显现;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开创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理念深入人心,贯穿城市工作全过程。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方面,把园中建城的大系统观、大文化观、大生态观作为城市规划指引,生态环境领域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全面形成。

  ——城市形态和谐大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山连两翼”的城市大山水格局和“两山润天府”的市域大美公园城市形态基本形成,以绿道串联城市生态绿心,实现城在园中、城田相融;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理念全面落实,城市形态与天府文化高度融合,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交相辉映。

  ——城市品质宜人宜居宜业,创新创造的新场景不断涌现。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普惠民生福祉,公共服务与公园体系有机融合成为鲜明特点,城市人文关怀充分彰显,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公园城市成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

  ——城市生态价值充分彰显,形成城市持久竞争力。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以市场为主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成熟定型,生态的经济、生活、社会价值得到充分彰显,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成为天府文化的重要内涵,公园城市成为世界城市体系中的价值标杆。

  五、构建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现代的城市形态,彰显公园城市美学价值

  以全域生态资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之“底”,传承自然人文历史,建立健全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美丽格局,重现天府之国“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盛景。

  (一)涵养自然生态格局之美

  以绿道为脉络、以山川为景胜、以农田为景观、以城镇为景区,实现全域公园化,绘就锦绣天府新画卷。设定全域绿色空间底限。尊重自然生态原真性、保护山水生态基底、延续河网水系格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各类保护功能区域,在市域内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生态安全格局。将生态底限作为城镇空间布局必须避让的基本前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按照“三生统筹”“多规合一”的原则,严格划定“三区三线”。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着眼城市发展能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与市域资源禀赋、生态本底、环境条件等相适应的城乡空间框架,形成“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的五大功能区。优化市域空间结构。按照沿山沿水组群发展理念规划东部新城,以森林、湿地、农田、绿地景观构筑城市生态绿隔,推动市域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形成“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多层次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形成“透风见绿、开合有致”的空间形态,结合生态绿隔区、环城生态区和城市内部的道路、河流、公园绿地划定城市通风廊道,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形成城市一级通风廊道8条和二级通风廊道26条。构建市域生态安全屏障。加速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有效承担和融合生态保育、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展示、高端服务、对外交往等功能,高标准、高起点打造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心和市民休闲游憩乐园;强化龙门山生态涵养保护,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加快建设“熊猫之都”等重大工程。

  (二)描绘大尺度公园城市肌理之美

  坚持“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顺应城市、自然、人文等相互融合、有机更新的聚居形态,形成相对完整的绿色空间系统。以绿道为脉串联形成全域绿色网络。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三级天府绿道体系为核心骨架,构建“城园一体、绿轴串联”生态绿网体系,承载生态景观、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融合、文化创意、体育运动、景观农业、应急避难八大功能,串联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形成交融山水、连接城乡、覆盖全域的生态“绿脉”。构建星罗棋布、类型多样的全域公园景观体系。以全域性、系统性、均衡性、功能化、景观化和特色化为原则,统筹布局大熊猫国家公园、世界遗产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山地游憩公园、郊野公园、遗址公园、主题公园、综合及专类城市公园、小游园和微绿地等多种类型公园,提升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水平,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运用智能绿化、虚拟绿化等新技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彰显“城在绿中、园在城中、城绿相融”的大美意境。

  (三)营造蜀风雅韵的城市风貌之美

  围绕“师法自然、传承文脉、科技支撑、国际品质”开展风貌营造,充分展现城市独特的产业、历史、文化。高水平开展城市风貌特色化设计。把风貌设计与产业植入和市场运营结合起来,构建“三轴、四心、多片”整体景观格局;强化城市天际线规划与管理,建立以中心城区、东部城市新区为重点的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建筑形态和色彩管控体系,打造一批富含时代气息兼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建筑;顺应自然生态发展需要和科技变革趋势,超前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体系、设施网络,推进城镇留白增绿,构建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的城市界面。提升城市景观品质。结合开敞空间梳理和全域公园体系建设,打造亭、台、楼、阁、牌坊和公共艺术装置等标志符号,植入蜀锦蜀绣、川剧等蜀文化元素。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群落和文化景观,强化城市雕塑艺术创新和文化创意。实施景观照明提升工程,打造城市楼宇、道路、桥梁、河滨、绿道、森林公园等光彩靓丽城市夜景体系,构建独具成都审美认知的城市意象。

  六、构建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城市绿态,彰显公园城市生态价值

  以自然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之“景”,建好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让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有机融合。

  (一)展现林秀俊美的山地风光

  依托“两山”区域,建设世界品质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富集区。提高绿量饱和度,强化森林、湿地、林盘、河流等生态要素保护,实施补植补造、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等措施,加快推进天府植物园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全域增绿,全面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覆盖率,维护生物多样性。营造差异化多维度自然风貌,以历史遗产、山地峡谷、林地雪山等特色资源为载体,体现不同海拔景观特点,形成有底蕴、种类多、原生态的特色风貌区。塑造多维度景观,依托旅游资源构建不同景观层次,形成各具特色景观分区,打造“远观有势、近览有质”的景观效果。

  (二)呈现花重锦官的锦绣盛景

  按照集中化、特色化、多样化,推进城市增花添彩,实现“常年见绿、四季有花”。优化植物色彩布局,依托城市中轴线、水系、道路以及生态用地等基础骨架体系,以重要景观片区、历史文化街区、传统特色街巷为集中展现点,构筑“一轴一区一带、五环七河多廊、园巷点网密布”的城市园林观花赏叶布局结构。呈现城市特色花韵。实施花园式特色街区、园林景观大道、市花市树增量提质、立体绿化等增花添彩工程,有机结合花、树、小草、艺术墙体等元素,增加乡土传统花卉彩叶植物的使用量和集中度。通过优化布局、集中塑造、彰显特色、四季均衡,重现“花重锦官城”美景。

  (三)凸现茂林修竹的林盘景致

  溶解公园边界,融合自然景观,诠释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重现沃野千里的大美景象。打造精品林盘聚落体系。注重对传统文化村落的梳理和保护,科学论证和编制林盘整治保护修复开发利用规划,坚持多改少拆,深入推进都江堰精华灌区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打造一批“国际范”“天府味”示范性精品林盘,形成林在田中、院在林中的新型林盘聚落体系。重塑川西田园景观。加强“百镇千村”景观化建设,以航空走廊、都江堰精华灌区、交通沿线、生态廊道、旅游景区为重点实施大地景观再造工程,高水平规划建设特色街区、特色镇和田园综合体,既保证生态环境、视觉空间完整性,又将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景观引入城市;科学制定规划建设指南,加快建设田园生活、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传承“四位一体”的特色镇(村),打造战旗村、竹艺村、盆景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示范项目,采取“特色镇+林盘+农业景区/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形成“沃野环抱、密林簇拥、小桥流水人家”的川西田园景观。

  (四)重现水润天府的河湖景色

  实施“蓉城碧水”保卫攻坚战,保护水生态系统,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构建河流湖泊湿地系统,打造宜居水岸。加强河湖湿地水系建设。提高河湖连通性,补充河道生态用水,恢复河道生态功能,系统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促进流域相济、多线连通;构建“六河、百渠、十湖、八湿地”水网体系,打造“六河贯都、百水润城”的水灵成都。彰显水文化提升水景观。加快清水驳岸生态化改造,逐步恢复河滨带、库滨带自然生态系统,改善河岸生态微循环,统筹岸线景观建设,打造功能复合、开合有致的滨水空间,提高河道亲水性。加强水生态治理。实施“治水十条”和水污染防治“626”工程,推进“源头截污、流域治理”;加强区域协同,共抓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加快锦江、沱江流域水生态治理,打造金马河水系景观,实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行动,开展农村污水综合治理,推进水美乡村建设,促进全市水环境质量整体提升。

  七、构建传承创新、古今一体、别样精彩的城市文态,彰显公园城市的人文价值

  以文化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之“魂”,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展现人文精神、包容多元文化,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彰显大城文明气韵,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一)传承历史延续城市文脉

  统筹历史文物保护和城市更新,合理保护、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留住反映和留存城市风貌与文化特色的“乡愁”,体现人文温度与历史厚度。厚植历史文化底蕴。发掘保护古蜀文化、三国文化、道教文化、大熊猫文化、诗歌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天府锦城“两江环抱、三城相重”古城格局,恢复摩诃池等历史文化景观要素,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传承成都故事和民风民俗,留住天府文化根脉和记忆。构建历史文化空间展示体系。依托岷江、沱江水系串联宝墩古城、双河遗址、都江堰水利工程等大遗址公园,彰显成都水文化和古蜀文明,依托古蜀道、茶马古道等古驿道,彰显成都商贸文化;坚持规划先行、立法保障、分类保护、科学利用,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痕迹保护,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构建“一环两轴四线六片”历史文化空间展示体系。

  (二)核心价值引领发展天府文化

  以城市公园体系和开敞空间为城市文化载体,发展“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营造多元文化场景,促进社会包容,塑造公共意识、增强社会认同。提升天府文化影响力。大力开展“核心价值引领、天府文化润城、先进典型示范、市民友善优雅”四大行动,加快建设中华文化传播和国际文化交流高地;加快构建传媒影视、文博文创、时尚设计、音乐艺术、动漫游戏、文体旅游等为重点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成都创意设计周、天府文化周等一批国际知名的文创品牌,实施天府文化“攀原登峰”工程,加快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增强城市人文关怀。持续做优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健康关爱体系,提升市民人文素养。持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流动服务和数字化“三大网络”,创构成都生活美学地图,聚集一流演艺资源,营建综合性新型文化体验场所和服务场景,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构建城市文化标识体系。加快建设天府锦城、天府奥体城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结合绿道及城市公园的核心节点,打造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山东侧新城发展轴、天府中心、熊猫星球、皇冠湖城市中心、东站城市迎客厅、空港花田等城市景观地标,依托温郫都花木区,建设园林艺术博览园,展示现代化新天府形象。

  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生产方式,彰显公园城市的经济价值

  以生产方式变革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之“核”,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一)强化创新驱动的绿色产业体系

  将创新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引擎,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加快发展以新经济为引领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以数字经济为基础,构建具有竞争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实施产业绿色升级工程和绿色供应链工程,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供应链+”等新业态,推进知识、技术、信息等创新生产要素与传统产业融合聚变;持续培育环保装备、环保技术和环保服务业,构建环保产业生态圈。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的创新骨干作用,建设一批绿色技术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制定绿色技术引导政策,围绕污染治理、绿色设计、绿色工艺、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组织协同开展研发和成果应用示范,政府采购优先考虑节能、节水等环保认证产品,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导入绿色高效的产业发展模式。以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组织经济工作,实施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坚持质量和效率导向,严格制定产业准入门槛,引导资源向绿色高效集约方向聚集,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提升会展经济、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旅产业、生活服务业;重点建设28个产业生态圈和11个示范产业功能区,推进资源聚集、服务聚集、产业聚集,催生产业融合裂变升级,促进生产资源高效利用。

  (二)建设清洁高效的绿色资源体系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将资源高效利用作为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将资源利用能效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健全绿色基础设施。保障水资源有效供给,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补齐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加强污水再生回收利用,探索建立小型分布式中水利用系统,建立河湖生态系统及城市再生水的有机平衡体系。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能源梯级利用工程和智慧能源发展工程,积极建设分布式智慧能源网,着力发展以电能为主的多能源耦合交互模式,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建设资源循环体系。实施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创建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完善居民社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资源循环利用网。建立低碳城市建设体系,推行绿色城市规划、绿色产业规划、绿色交通规划,推广绿色居住和城市森林花园建筑。

  (三)创新乡村振兴的产业模式

  把乡村作为体现公园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基底和最大载体,强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构建乡村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增值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农民生态产品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高起点打造西部区域生态产业,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培育都市现代农业生态链生态圈;吸引社会资本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深度合作开发乡村资源,推进人才、资本等要素下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村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乡村形态提升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全面实施农村“环境革命”,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建设,植入文创康养休闲等功能,打造分散式旅游景区、文创康养等基地,以“西控”区域为重点大力发展都市型景观农业,把乡村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高端载体和公园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承载地。

  (四)打造新业态培育新场景创造新消费

  顺应个性化、体验化、品质化的消费趋势,集聚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与“三城三都”建设相结合,培育高品质消费场景和新经济产业场景。围绕世界文创名城和国际音乐之都建设,打造创意城市场景。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加快建设成都自然博物馆、城市音乐厅、城南文化活动中心、西部影视文创基地等文化场馆设施,形成完善的书店体系、演艺体系、博物馆体系;依托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打造特色小镇、文创载体和文化“大符号”,通过“文化+”等多种文化融合路径,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开发高附加值的文创消费产品和模式,为创造性工作提供弹性空间和载体。围绕世界旅游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建设,打造全域旅游场景。变“点线旅游”为“板块旅游”,打造熊猫、美食、休闲、绿道四大旅游品牌,构建遗产观光、蓉城休闲、时尚购物、美食体验、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康养度假七大世界级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引入国际化消费形态;结合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整体规划建设“西控”区域旅游圈,建设龙门山旅游带、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休闲带、天府绿道游憩带,打造夜游锦江、寻香街、核心美食圈、特色小餐饮示范街区、西行起点、国际空港商圈等旅游新名片,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泛旅游产业格局。围绕世界赛事名城和国际会展之都建设,打造国际交往场景。依托丰富绿色资源开发满足多层次人群需要的体育运动场景,丰富天府绿道体育内涵,打造绿道体育消费新场景;以天府奥体城为载体,加快国际一流赛事场馆建设,创新公共文体场馆运营模式,积极举办各类国际赛事,构建专业化赛事商业体系;加快建设国际会议中心,以西部国际博览城、世纪城新会展中心为支撑点,打造商务会展休闲旅游区,提升国际会议会展的承载功能。打造创新创业场景。强化城市宜人宜居宜业品牌,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尊重运用国际规则,建设国际化社区,吸引高端要素聚集;建设生活型、生产型、渗透型场景,激发环保、文创、研发、旅游等新投资需求,培育新需求催生新业态,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九、构建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健康优雅的生活方式,彰显公园城市的生活价值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之“本”,创新公共服务场景,引导全民参与,共同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引领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公园城市生活价值。

  (一)培育和激发市民主体意识

  加强绿色宣传,建立引导市民参与的激励机制,增强市民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主体意识。开展绿色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开展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商场、绿色展馆、绿色餐馆和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鼓励绿色产品消费。深入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大力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及新能源汽车、高效照明产品等节能产品,加快电动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计划,积极推广环境标志产品,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倡导低碳出行。深化“自行车道+步行道+特色慢行线”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完善“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科学管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加快规划建设东部新区轨道交通系统,推动地铁、市域铁路、有轨电车等多网多制式融合,加快推动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水平进入国内先进城市行列。

  (二)优化绿色公共服务供给

  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市民在生态中享受生活、在公园中享有服务,形成健康、自然、和谐、关爱的居住文化,促进人文交流和群体融合,提升城市美丽宜居品质。营造绿色舒适的公园式社区。从“在社区中建公园”转变为“在公园中建社区”,营造尺度宜人、亲切自然、全龄友好的社区环境。推动社区景观与城市公园的一体化设计,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循环社区,推进拆墙透绿;推动屋顶绿化、社区花园等城市微景观营造,积极美化城市第五立面。加快建设“天府市民云”,实施“互联网+”社区便民服务计划,引导鼓励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公益服务供给,实现街区空间共建共治和共享共融。打造生态优质的公共服务空间。面向多类人群,积极建设多样空间、策划多种活动,增强公共空间归属感,实现从“空间建造”到“场所营造”的本质转变。坚持“设施嵌入、功能融入、场景代入”理念,统筹建设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科技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智能无障碍设施等公共设施,推动文化、康养、休闲、运动、教育、防灾应急与生态保护建设有机融合,形成开敞通透、开放共享的生活空间。建设绿色智慧城市。统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建设高速、泛在、绿色、安全的新一代通信网络体系;科学规划和加快建设通用机场、智能停车场、智慧道路等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构建集智能服务、智能管理、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电网、智慧环保设施和生态监控等于一体的综合智慧市政平台,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科学性与精准性。

  (三)打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实施“三治一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让成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实施锦城蓝天行动。实施“治霾十条”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末端严治”的闭环治理体系;加快建设大气重点实验室,深入实施科技治霾,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夏季臭氧防控专项行动,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明显增强市民的蓝天幸福感。实施天府净土行动。实施“治土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加快推进工业固、危废处置设施规划建设,实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攻坚,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试点建设,提高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强化土壤环境承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

  十、构建创新创造、示范引领、共建共享的推进机制,不断提升建设公园城市的能力

  尊重规律、解放思想,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强化公园城市理念引领,培育专业化干部队伍,用高效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保驾护航。

  (一)加强公园城市理论研究

  加强公园城市理论研究,高水平举办专业研讨会和城市论坛,建设公园城市专业智库,深化对公园城市内涵、公园城市形态、绿色生态价值、消费场景、市民生活品质、城市品牌价值等重大问题的持续研究,积极鼓励市民群众、社会各方为城市建设、城市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和先进标准,构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规划体系、指标体系、政策体系。加强公园城市实践的理论总结,推广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技术、融资新方式,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新模式的影响力。

  (二)加强公园城市建设领导

  加强对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建立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整合职能建立公园城市建设管理机构。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公园城市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健全市县两级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形成系统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要强化法治支撑,将公园城市发展规划纳入法治化轨道,以推进成都市公园城市条例制定为主线,大力推进历史保护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都江堰灌区、天府绿道、生活垃圾、重点生态区域保护等重大立法,逐步建立起以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执法体系。建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强化考核问责,严格责任追究,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三)构建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通生态价值实现通道,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健全产权制度,探索编制全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进一步健全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搭建生态价值实现平台,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健全环境资源权益交易制度,推进用能权、水权、碳排放权交易,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拓展合同能源管理、环保管家等服务市场,推动政府由购买单一治理项目服务向购买整体环境质量改善服务方式转变。健全绿色金融支撑,探索建立绿色基金和碳基金,发行绿色债券,发展绿色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发挥国有资本示范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大生态工程,率先形成绿色金融全产业链示范。

  (四)提升公园规划营建水平

  遵循公园建设管理客观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鼓励社会参与,丰富公园内涵,提高市民获得感和宜旅度。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核心,尊重自然生态本底,合理规划布局功能完备、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公园体系。融入川派造园艺术等为代表的地方特色造园文化,加强公园城市特色研究,突出公园文化艺术和地域特色,有机融合历史、艺术、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传统工艺等,提升科技含量,避免千园一面。强化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管理,建立公园建设管理标准体系,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满足各层次人群需求。

  (五)强化重点领域示范引领

  有效推动工作落地,列出清单、细化题目、制定工作方案、坚持挂图作战,让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战略部署早见成效,新道路探索早出成果。实施“三大示范工程”,城市新区加快建设鹿溪智谷、交子公园示范项目,形成高水平生态本底、高品质生活环境、高质量产业生态,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老城区持续推进“三降两提”,加快建设天府锦城示范项目,主动推动产业升级和功能转换。探索推广新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川西林盘、特色镇建设,优化推广郫都区、崇州市等区(市)县探索的先行经验。以国家低碳城市建设为支撑,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六)注重共建共享氛围营造

  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积极反映公园城市建设的新模式、新成效。加强主题宣传和活动策划,高水平开展城市营销,用国际语言、群众语言、网络语言讲好成都故事。强化城市各主体的环境保护责任,鼓励企业和市民参与公园城市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用好互访交流、国际友城、经贸文化旅游等重大对外友好交往平台,发挥企业、民间团体、知名人士等积极作用,汇聚推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