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着小雨的塞罕坝清爽透亮,空气里也满是湿漉漉的清凉,夹带着淡淡的草香……8月11日下午,参加2018年京津冀台籍青年社会实践活动的百余名青年台胞冒雨来到塞罕坝,探访这片土地上的绿色奇迹。
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沿途的风景,让人们发出“人间天堂”的赞叹,林场犹如巨幅深厚的绿色地毯,从山头铺到坡地,一望无垠。沼泽地里绽放着金莲花,它们随风摇曳、满眼金黄,还有数不清的各种野花满山遍野竞相开放。“谁能想象到这里之前是一片荒漠!”“希望所有地方都能把环境保护得这么好,林海草原、美好河山,大家一起守护。”参访过程中,三地台籍青年感叹连连。
走进塞罕坝七星湖湿地公园,学员们见到了本次实践教学的导师塞罕坝林业科副科长王立军。王立军的父辈是第一代造林人,在坝上奉献了一生,作为“林二代”王立军大学毕业后回到塞罕坝,坚守父辈的事业,守护着百万亩林海。
教学过程中,王立军对坝上的花草树木如数家珍,从植树造林、修复自然、保护生态等多个角度向学员们讲述了塞罕坝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那年咱上坝你我正年少,青山绿水时银丝爬满头。”在这里,几代塞罕坝人用拼搏和坚守,创造了一部传奇:“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0%,林木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每年提供着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塞罕坝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用五十几年的创业征途凝结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河北省台联副会长陈瑛在开班动员时鼓励京津冀的台籍青年,“以‘塞罕坝精神’为榜样,明确事业发展方向,将自己置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之中,为共建和谐美好新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夏季的塞罕坝多雨,天气阴晴变化较快,游客们仍保持饱满的热情,有游客表示,“来塞罕坝很多次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视觉享受,有不一样的惊喜,以后还会常来。”而很多初次来到塞罕坝的台籍青年也期望下次探访的机会。(完)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