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到社区 看天津在“科技”中腾飞

2018年08月22日 13:39   来源:胶东在线   

  

  天津中科的人脸识别系统

  科技的进步,改变着生活,创造了生活。

  20日,“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环渤海区域天津站集中采风活动,在天津数字广播大厦津云中央厨房正式启动后,来自中央及地方新闻网站的70名编辑记者来到了天津滨海新区。在这里,无论是企业还是社区,都透着一种“科技感”。

  企业:

  建研究院推进智能识别技术

  孵化企业总估值5.6亿

  采访首站,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中科院自动化所和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双方共建的以企业化运作的产业化平台,2015年4月29日揭牌成立,旨在推进智能识别技术高科技成果的研发、孵育和转化。

  研究院瞄准国家重大任务和天津市传统产业升级的重大需求,建设多模态生物特征数据采集和数据共享平台、多通道视频分析和监控平台、视觉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先进光电工程实验平台和智能识别技术测试认证平台,开展高技术产品研发和行业系统解决方案的定制和优化;为培育天津市智能科技产业集群提供公共技术平台、测试认证平台以及咨询论证和专题培训服务。

  截至目前,研究院承担了国家和天津市的6项重点科研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89项,获得授权29项,为天津市乃至全国50多家企业提供了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专题培训,为滨海新区20多所中小学提供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服务。

  不仅注重自身的科技发展,成立3年来,研究院更孵化和引进了不少优秀的科技企业。执行院长薛文芳告诉记者,“过去3年,我们孵化了银河水滴、中科虹星、中科宏博、中科智普4家企业,引进了天津千搜科技、中科智安、艾思科尔等8家企业。目前吸引了社会资本1.34亿元,孵化企业总估值5.6亿元。”

  对于未来发展,薛文芳表示,研究院将结合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重点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安防、智能决策和智能教育四大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项目。

  科技为华纳社区带来便利

  滨海新区华纳社区

  社区:

  搭建数字城管系统

  让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高科技发展,让采访团成员们大开眼界。在滨海新区华纳社区,大数据等的应用,更让采访团成员近距离体验了一把科技给社区生活带来的便捷。

  天津开发区华纳社区东起南海路,西至黄海路,南临新港四号路转接华纳高尔夫俱乐部与紫云社区相接,北达第三大街,是坐落在开发区中心城区的中高档涉外社区,辖区面积1.1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83人。

  如果你是华纳社区居民,在此之前已经通过了“人脸识别功能”的实名认证,现在想要预约社区的活动室,那么就可以来到华纳社区的办事大厅中,通过“人脸识别功能”机器,进行预约。预约成功后,预约者的名字就会出现在社区大厅的大屏幕上,整个过程,无需任何工作人员的帮助。

  不仅如此,华纳社区里还有“天津开发区行政服务自助终端”“自动售货机”等,不用走远,来到社区就可以统统办理。正如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红霞所说,“科技方便了百姓生活,让我们的服务和效率也都提高了,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

  除了生活上的方便,数字城管系统的推出,更建立起了信息收集、核实立案、任务派遣、任务处理、问题反馈、核查结案的解决问题闭环链条,让百姓们身边的烦心事可以得到更快速的解决。数字城管系统包括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等7大类72小类部件问题;突发事件、街面秩序等7大类78小类事件问题,几十名网格员三班倒,保证每天15个小时不间断室外巡查,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

  数字城管系统指挥中心主任张金霞介绍,自2008年投入使用以来,指挥中心已经处理了38万余条案卷,“数字城管系统每个月都会将问题进行汇总,会对企业问题的反馈和解决情况进行综合排名,不仅让百姓身边的问题得到快速解决,也更能提升政府各部门和企业的服务理念。”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