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南京"软博会"开幕 涉软件企业已达4500家业务收入3926亿元

2018年08月31日 16: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8月31日电 (记者 朱晓颖)第十四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下简称南京“软博会”)31日在南京开幕。

  当日的开幕式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全球的、不同肤色的高科技“大咖”落座席中。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江苏省省长吴政隆、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共同为大会启动开幕。

  本届软博会以“数字世界,智领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约11万平方米,美国、爱尔兰、荷兰、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企业齐聚南京,共话新时代“地球村”下的“数字经济”。

  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信息通信技术加速创新融合渗透。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灵魂,数字经济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江苏省省长吴政隆指出,本届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企业踊跃参展,他们将展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集成电路、物联网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相信通过集思广益,今年的“软博会”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南京发展软件行业有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

  化工、钢铁、汽车、电子,曾是南京传统的四大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南京以着力发展软件产业等新兴经济为抓手,积极谋划产业转型,南京软件产业就此发轫。

  2005年,为推动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南京举办首届软博会,搭建起软件业展示、交流、合作及人才引进的高质量平台。

  2010年,南京被工信部认定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再度为南京发展软件行业“助燃”。

  截至2017年,南京涉软件企业已达4500家,已引进30家世界500强软件企业和华为等37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2017年全市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926亿元,同比增幅12.7%,占到江苏省的44%。

  自2005年南京着手打造软件名城至今,南京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经历了13年“成长”与发展,该行业日渐成为南京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也成为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重要支撑。

  连办了13年的“软博会”,成为南京发展软件行业的见证性活动。

  吴政隆在致辞中指出,如今,南京软博会已成长为国际化程度高、最具影响力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展会之一。

  今年南京“软博会”从8月31日持续至9月3日,会期4天。全球高新科技人士,将在这里产生头脑“激荡”、思想碰撞,共话“数字经济”的“未来已来”。(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