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抑郁症患者逐年上升 建议推行“一家一医生”

2018年09月03日 13: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大学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学系问卷访问了1626名门诊病人,发现有650人(40%)曾经受情绪困扰,出现抑郁或焦虑的症状。而有固定家庭医生的受访者接受情绪治疗的比率(22.1%),比没有家庭医生的(13.4%)高出接近1倍。主持调查的林大邦表示,香港抑郁症患者逐年上升,全港近98万人患抑郁症,建议特区政府推行“一家一医生”制度,有助抑郁症患者早日得到适合贴切的治疗。

  据报道,林大邦表示,根据2015年的《香港精神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全港有接近98万人(13.3%)患有抑郁及焦虑症,以他几十年行医经验,港人患抑郁症人数逐年上升,情况令人关注。不过,香港只有约380名精神科专科医生,新症病人在公立医院精神科门诊轮候的时间长达127周。而私家精神医专科医生收费昂贵,未必人人可以负担。加上担心被贴上标签,致使不少病人延迟、甚至放弃就医。

  本次调查证明,若推行“一家一医生”制度,让病人有熟悉和信任的医生,有助早日发现及治疗抑郁症,或尽早将重症情绪病患者转介给精神科专科医生。而香港有固定医生的市民仅约65%。

  林大邦称:“病从浅中医,情绪病发现得愈早,愈容易帮助病人恢复身心健康。”

  他建议特区政府在普通科门诊推行“一家一医生”制度,病人复诊时尽量安排同样的医生接待,让医生与病人建立较固定的医患关系,医生会更熟悉病人情况,能由身心两方面给病人更适合贴切的治疗。

  博士后研究员辛启成介绍本次调查。港大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学系2016年问卷访问了来自香港10区13家私家诊所及6家公立普通科门诊的病人,在1626名受访者中,有650人(40%)表示曾经受情绪困扰,出现抑郁及/或焦虑的症状。当中有固定医生的307人,没固定医生的343人。有时/经常被医生问及情绪困扰的,前者37.7%,后者20.1%。情绪困扰获得医生治理的,前者22.1%,后者13.4%。

  辛启成表示,调查显示有固定医生的情绪困扰患者明显比没固定医生的患者,更早被发现,更多人得到及时治疗。

  69岁的卢先生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因手指血管闭塞切除大部分手指,曾患有较严重抑郁症而不自知,屡次有轻生念头。直至7、8年前到港大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学系诊所,与林大邦建立固定医患关系,在林医生治疗下心态逐渐转积极,终于走出精神低谷。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