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可阅读 上海这家书店为何能成为文化地标?

2018年09月10日 10:22   来源:温州网   

  有这样一家书店,总面积达500余平米,涵盖精品图书近7000种,开业不到5个月的时间,就成了上海文艺地标。

  9月9日,“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网络主题活动长三角区域集中采访活动走进上海思南书局,探访这家书店的文化密码。

  品质化

  优质资源迎合多元化阅读需求

  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复兴中路517号的思南书局,立即被眼前这栋别致的四层别墅所吸引。据介绍,思南书局曾是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故居,始建于1926年,于1951年由冯玉祥夫人李德全捐献。2018年4月23日,这间承载了上海与近代中国历史文化缩影的书店正式开放,逐渐成为沪上思想潮流的新地标。

  据思南书局运营方代表、上海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凌云介绍,思南书局涵盖“文史哲艺”四大类别的精品图书近7000种,中外文图书比例为6:4。书局一楼选配近2500种历史、哲学类中英文图书;二楼精选近2000种中外文学图书及品牌杂志;三楼主打中外文艺术类图书;四楼陈列展示珍贵的西文古董书与旧版书。高比例配置的中外文版图书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目前上海实体书店的业态空白,也更好地满足了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记者看到,当天的展厅内“《共产党宣言》170周年主题展”正在展出,《共产党宣言》首版中译本、1949年第一版、1959年第五版、1964年第六版以及朵云轩木版水印绝版等8种珍贵旧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8种英语版以及德、法、俄、意、西班牙、阿拉伯、日、韩等21个语种的《共产党宣言》,使之成为市民读者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热门展区。凌云告诉记者,思南书局会根据时下热点和读者需求开设不同的展览,真正把品质化阅读放在首位。

  国际化

  高比例外文图书对接高端业态

  记者在思南书局发现,店内随处都可看到外文书籍,不仅给读者带来更多的选择,也提高了整间书店的格调。

  目前,思南书局内中、外文版精品图书分别约4000、3000种。其中外文图书3000种,更是从近2万种外文类文史哲艺图书中历经多轮遴选而来的,分别来自Penguin Random House Group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Dalkey Archive Press等国外知名出版机构,确保了图书质量。

  此外,店内收藏的近200个版本的西文古董书与旧版书,也为喜爱外文哲学、文学珍稀版本的收藏者们提供了机会。据工作人员介绍,店内价值最高的一本古董书是来自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定价高达1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思南书局实体店与英国最著名的学术人文书店品牌之一——伦敦书评书店达成合作,书局开辟伦敦书评书店新书专区,由伦敦书评书店精选约500种英文版新书,并定期更新。

  伦敦书评书店成立于2003年,曾被《独立报》评为“世界十佳书店”,是英国读书人珍爱的寻宝地,也是高阶文化旅行客必去的景点之一。如今,在思南公馆,在梧桐树下,上海的读者们一样可以享受英伦百花里的书店时光。

  生活化

  创建系列品牌和服务项目

  “我们在做新型实体书店的时候,坚定不移地做文化关联之下多种业态的合理组合,而不仅仅是单纯做一家书店。”凌云告诉记者,“这家书店,我们更希望她还是一个展览厅,一个课堂,一个属于你的空间。”

  作为城市新型阅读文化空间,思南书局不仅选配高品质书籍,更积极承担起市民公共书房和城市文化客厅的功能,通过提供高品质阅读文化活动和服务,为普通读者提供一流的文化生活体验。

  为此,思南书局创设了一系列阅读活动品牌和公共阅读文化单元,包括定期发布由知名文化人和学者推荐图书的“一个人的书单”;每周五晚举办以中外经典名著为文本的“思南经典诵读会”;每周六下午举办“思南读书会嘉宾见面会”等。目前,“一个人的书单”已进行至第17期,“思南经典诵读会”已成功举办20期,“思南读书会嘉宾见面会”则迎来了一大批中外作家。

  记者还发现,思南书局各个角落都有可供读者“坐着读书”的生活化阅读空间——从一层的“一人读书处”“二人读书处”到二层的咖啡吧、沙发座区域,三层的文艺阅读空间,再到四层的“半木云间”,还有散放在各个书架之中的一人书桌,每个阅读空间都为想停下脚步看书的读者提供充足的光线和舒适的座椅。在思南书局流转间,都能感受到书局创办者在建筑设计、主题布置、定制服务等方面的别具匠心,让读者带来一流的阅读体验。

  近年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大力推进“双轮驱动”战略,在精品出版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内容服务和阅读推广,推动集团从文化内容生产商向文化内容生产商与文化服务提供商、文化空间运营商加快转型。

  舒适而惬意的座椅,琳琅满目的各类书籍和阵阵书香,不仅文艺青年中年老年聚集于此,还常常有读书会、分享会、作家面对面交流。思南书局是思南阅读文化品牌的不断延伸、拓展,也是打造新型阅读文化空间,打响文化品牌的一次有力发声。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