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全流程从之前平均219天,到今年底控制在120天以内,再到明年上半年优化提升到90个工作日以内,这是成都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的加速度,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信号。
据媒体报道,成都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全国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16个试点地区之一。围绕“力求时间最短、手续最简、申报最便捷、监管更有力”,成都近日向国家住建部报送的《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送审稿)》及配套工作推进方案通过审核,住建部审核意见中对成都的做法有这样的评价:“试点方案和推进方案同步制定,设置双组长制,突出明确每项工作的可检验成果,值得各地借鉴;工程质量保险的做法对规范建筑市场很重要,值得学习。”
显然,成都上报的方案获得了住建部的认可和肯定。
相比于公民个体遇到的“证明难”等审批抱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服务对象普遍为企业公司,流程繁、手续多、耗时长等问题是项目投资人普遍反映的“痛点”。如今,随着“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面向公民个体的“证明多”“办事难”问题已得到很大改善,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却因涉及多部门的责权利调整,被视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曾明确提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的要求。
一方面,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对象是企业和投资商,审批效率直接关系到当地的营商环境,对整个社会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另一方面,当前很多审批部门都建立了自已的审批信息系统,但系统互不联通、信息也不共享,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也严重影响审批时效。成都在自我“诊断”时就发现,企业从办理用地手续到取得施工许可共涉及6大环节、23个部门和单位的审批,全流程实际用时最长需要361个工作日,平均也要219个工作日。
如何让投资人满怀信心而来,“一身轻松”抓建设、抓生产、抓经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成都这次审批制度改革看,有几个亮点值得关注。
解决多头审批重复准备资料和跑路的烦心问题。通过整合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系统资源,建立全过程审批管理系统,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信息共享,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段办理、材料网上流转、窗口统一出件”的服务新模式。项目业主也只需要准备一套资料,部门通过内部协同,共享申报资料、互认审批结果。通过信息化集成共享和审批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把申报者从往往并不熟悉的复杂流程中解放出来,这无疑极大提高了审批的效率。
说到工程质量,事关重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成都这次改革将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探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责任险。这一在国际上使用比例很高的保险,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投资风险。保险公司可在建筑方案前期规划设计审查、工程施工监理、工人技能培训等方面强化对开发商和施工方的监管,把质量风险消除在建设过程中。而在工程竣工后,保险公司将对建筑工程基础和结构、屋面门窗漏水等质量问题予以赔偿或修复,以此保障第三方利益。
而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审批服务进行评估,以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感受测评审批服务的质量。这一条无异是给审批部门行政审批行为装上了又一个监控,用机制保障审批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这次改革不仅实现了所有有关行政审批事项,还实现了新建、改建、扩建各类项目和各部门、市、区(市)县、乡镇(街道)各层级全覆盖,没有盲区和死角。
此外,鼓励开展专业化全程代办服务,实施基坑、地下室和地上部分“三段式”办理施工许可,优化咨询服务、建立审批咨询服务机制等创新做法,也是此次成都改革的亮点。
更进一步说,能否借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营造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关乎成都能否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其内在逻辑是要求政府从“抓项目”到“抓环境”。如今,各地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中最重视的工作就是招商引资,靠引进重大项目来带动产业链发展。但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在“招”上费尽苦心,项目招进来后就认为大功告成,对项目后期的落地、开工、投产并不上心,对企业在落地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审批问题也未及时解决。其后果不仅是“伤身”——项目迟迟难落地开工,更会“伤心”——一旦对地方的整体营商环境失望,再多的优惠政策也难以让企业回心转意。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更是优化营商环境、将“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举措。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