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郑州志愿者20年无偿献血 立下小目标“再献100次”

2019年02月20日 17: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郑州2月20日电 (记者 韩章云)49岁的郑州志愿者李伟杰2月20日早早地来到了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和往常一样,他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成分血。这一次是他人生中第200次献血,也是李伟杰坚持无偿献血的第20个年头。

  “李老师,今天是您第200次献血,您也是咱们郑州地区第11位献血达到200次的志愿者,我们特地为您准备了鲜花和纪念奖杯,感谢您的无私奉献。”当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将鲜花和奖杯送给李伟杰时,除了惊讶,他还有些不好意思。

  李伟杰是郑州市管城区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1999年他参加了原来所在单位组织的献血活动,从此,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个时候年轻,对无偿献血的意义并不懂,后来听医生说,我捐献的血可以救别人的命,觉得很有意义,就把这件事坚持下来了。”李伟杰告诉记者,最初的七年,他每年捐献两次全血,从2006年开始,得知捐献成分血能够更精准地救治用血患者,李伟杰开始捐献成分血。

  按照相关规定,满足献血条件的健康成年人平均一个月可以2次捐献成分血,李伟杰曾经四年连续捐献成分血96次,每月无间断。

  谈及坚持的初衷,李伟杰的话很朴实:“不希望看到有病人因为缺血而死,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康复,能回归正常生活,去看星辰大海。”

  其实,坚持无偿献血20年,李伟杰也是受益者。

  前两年,李伟杰的家人生病住院输血,依照河南省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报销规定,带齐相关资料,李伟杰在河南省血液中心20分钟内就拿到了输血的报销款。

  完成了第200次献血后,李伟杰又给自己立了个小目标:“养好身体,争取再献血100次,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的公益事业中来。”

  记者从河南省血液中心了解到,目前,郑州市献血超百次的志愿者有172人,其中,献血超200次的有11人。这一数据在全国名列前茅。

  “正是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患者用血才能有保障。”河南省血液中心采血二科科长张淑琴介绍说,仅今年春节7天假期里,郑州全市就有406人次参加单采成分血,捐献了712个治疗量,保证了节后郑州地区各个医院的用血需求。

  为了表达对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尊重、关爱,河南省血液中心还为在生日当天献血的志愿者准备了生日蛋糕,捐献次数达到100次、200次等节点时,为志愿者送上鲜花和纪念奖杯,每年的红十字日还会对相关志愿者进行表彰。(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