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孟晓光、纪乐乐、陈庆斌):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五周年。五年来,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协同发展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下面请听详细报道。
在河北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北京保华防务集团副总经理张玉新拿到了第一张雄安新区营业执照。张玉新说,他们企业承担建设运营的国家重大军民融合项目——“天基互联骨干网工程”今年将落地雄安。张玉新说:“我们是雄安第一批入驻的企业,项目全线地面的基础设施开始启动,希望能够在明年下半年,我们的一期在雄安项目建设起来。”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2017年4月1日新设立的河北雄安新区的首要任务。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表示,今年雄安新区将转入大规模发展建设新阶段。陈刚说:“优先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健康、金融、高技术产业方面承接现有的产业,通过承接符合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从北京天安门向东直线距离34公里的通州潞城,拔地而起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正在高水平推进。目前,北京首批35个市级部门、165家单位已完成搬迁。未来北京将启动行政办公区二期工程,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转移。北京市通州区副区长阳波介绍说:“多领域协同发展,积极对接雄安新区,加强交流互促,实现错位发展,展现‘新两翼’比翼齐飞的良好态势。”
此外,“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加快打造。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逐步扩大,北京、天津和河北保定一小时交通圈顺利实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楼内全面进入精装修阶段。天津港相继开通覆盖河北秦皇岛、京唐、曹妃甸等港口的环渤海支线。中国天津外轮代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欣认为,三地“一盘棋”打破的是区域壁垒,让企业有了更多活力。翟欣说:“开通环渤海支线后,从美国进口到河北的货物,客户可以在京唐港完成清关,这样我们测算一下,每个箱子应该会减少1000多人民币的费用。”
可以说,五年来,京津冀三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新格局正逐渐明晰。今年1月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对未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6个方面要求,包括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质量高标准推动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发挥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对此,北京市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一平评价说:“到2030年,京津冀地区要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个增长极。今天实际做的一切都是在一步一步向着这个目标去实现,未来的京津冀大地将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局面。”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