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五年:协同发展机制体制加快构建

2019年02月25日 15:5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5年来,京津冀三省市按照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和“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出台实施一批重大改革创新举措,着力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制度体系,打造区域体制机制高地。

  从“花开三朵,各表一枝”到“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地域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和超过1亿,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本应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却是京津冀发展不协调的生动写照。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大家一定要增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的体制机制的勇气”“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说:“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创新顶层设计和协同推进机制、创新政策沟通机制以及政策执行机制,推动政策更好落实。”

  5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加强顶层设计,规划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坚持三地一盘棋,增强整体性;

  2016年,《“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正式印发,成为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十三五”规划;

  京津冀土地、城乡、水利、卫生等12个专项规划全部印发实施;

  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津冀港口群集疏运体系改善方案、张承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指导意见、加强京冀交界地区规划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北三县规划建设协调机制等相继出台……

  5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推动要素充分自由流动,推动建立统一的区域大市场和有利于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2015年8月1日,京津冀手机长途及漫游费全面取消,比全国其他地区提前两年多时间实施;

  ——京津冀三省市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通过投资一体化带动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一体化;

  ——京津冀率先实行通关一体化改革,通关时间平均缩短41天;

  ——三省市共同制定实施交通、安全生产、环保、商贸物流等领域协同标准24项;

  ——天津自贸试验区“金改30条”政策措施全部落地,其中11项金融创新政策在全国推广。国务院批复进一步深化天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128项任务中有84项已完成并落地实施。

  一项项“率先”,一个个“共同”,彰显着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高地正在京津冀加快形成。

  创新驱动日益凸显

  2016年11月,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天津滨海新区挂牌成立。两年多来,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941家,注册资金104.3亿元,其中来自北京的企业超过240家。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是京津两地协同创新、优势互补的重要平台。两市打破各自“一亩三分地”,成立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由双方共同管理,不定行政级别,不定单位性质,拥有最大范围管理决策自主权。在创新政策上,除加强已有政策叠加集成,还进一步在跨区域政策、新兴产业政策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目前,京津冀正积极探索科技园区合作共建新经验、新模式,形成了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为代表的共建共管园区、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为代表的技术品牌服务输出等模式。

  作为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科技创新成果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京津冀以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为主线,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

  创新引领激发澎湃活力。京津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18项改革举措已完成14项,其中4项已向全国复制推广;京津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投入运营,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成立,三省市科技成果交易额快速增长;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正式启动,三省市遴选出首批753家提供开放共享服务的科技服务机构……

  “将优质高端的区域要素投射到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有助于形成强大的磁极,培育优质的区域增长极,推动区域协调均衡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马庆斌认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京津冀要培育成世界级城市群,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全球创新体系上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点,这就需要整个区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颠覆性研究等有所分工,需要把实验室、大学、研究所、企业、政府在创新链、产业链上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起来。

  试点示范积极推进

  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蹚出路子,直接关系改革成效。

  为推动协同发展,京津冀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有条件的区域领域先行先试,通过试点示范带动其他地区和领域发展。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曹妃甸区、天津生态城等先行先试平台加快打造,中新天津生态城完成支撑项目350项,28项绿色发展指标有17项提前实现目标。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北京市密云区、延庆区与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联合共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在产业发展方面,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任务基本完成,新一轮措施清单发布实施;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在中关村、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石家庄、保定国家高新区率先开展;“通(州)武(清)廊(坊)”改革试验不断深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安全生产、北运河生态文化建设等领域协同创新深入开展;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改革等14项改革,率先在石家庄、保定、廊坊三市开展试点。

  与此同时,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和示范不断深化,物流标准化应用和对接取得深入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碳排放权交易、中小城市综合改革、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等试点也在深入开展。

  马庆斌认为,下一步,应尽快研究如何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放大效应,逐步研究推进环渤海湾协同发展的工作,打通京津冀城市群与东北全面振兴、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协作关系,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案例:天津跑出协同发展加速度

  武自然 商瑞

  5年来,天津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大力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举措加速落实。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主动服务雄安新区、交通一体化等多项战略举措,让京津冀“火热”互动。

  5年里,天津市多次召开会议,部署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破一亩三分地”“一张蓝图绘到底”,是会议、讨论中的高频词,“协同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2018年,河北省、北京市党政代表团到天津学习考察期间,津冀、京津分别签署新一轮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8—2020年),共同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和事项,三省市务实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三地常务副省市长联席会、协同办主任联席会、部门常态化会商等对接推动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组数字反映了“火热”互动的成果。2014年至2018年,北京企业在津投资到位金额超6400亿元,占引进内资的比重达到40%以上。北京市与天津共建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自2016年11月园区管委会揭牌至2018年底新增注册企业941家,百度创新中心、京东云创空间、深之蓝、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一批优质项目纷纷落户。推动京冀无水港转型升级,天津港2018年完成运营量27.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4%。推出整建制引进企业职工异地社保“同城化”认定机制,天津市已累计为17家京冀企业2396名职工和家属办理落户。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天津正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动力’,加快破除影响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在制度创新方面,国家批复京津冀三省市共同推动18项改革举措,其中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土地占补平衡等举措已在天津实施。在科技研发领域,京津冀三地联合推出科技创新合作机制,选择三地753家实验室为首批互认科技服务资源,支持企业跨区域开展创新活动。

  此外,在教育医疗领域合作过程中,天津市加速现代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成立了京津冀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等联盟,举办京津冀产教对接活动10余次。天津肿瘤医院、承德肿瘤医院等近20家医院通过建立分院、专科联盟等方式开展合作。如今,京津冀296家试点医疗机构实现对33项临床检验结果互认,102家医疗机构实施17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

  (经济日报 记者:熊丽 责编:胡达闻)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