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信息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公益”?

2019年04月17日 15:26   来源:农民日报   

  日前,由农民日报和字节跳动举办的首个移动互联网领域三农信息奖项“金稻穗奖颁奖典礼”在安徽巢湖三瓜公社举行。28位专家评审团,从2486份参赛作品中选出了4位获奖人物和12部获奖作品。

  巧妇9妹、乡野丫头、农村四哥、布衣小童……这些名字或许不像某些网络大V们那样让人耳熟能详,也不具有其意见领袖的巨大影响。但是作为今日头条平台上拥有百万粉丝、点击率高达上亿次的乡村网红,他们确实已经成为互联网平台上,一只不可小觑的新时期三农信息创作者队伍。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发轫于乡土社会的互联网草根创作者,他们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更多人的生存、发展创造了机遇,为乡村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例如,此次“金稻穗奖”四个人物奖之一的秋实山货助农增收奖的获得者巧妇9妹,作为三农创作者,她是今日头条首批聘请的“三农合伙人”之一,在今日头条上,9妹的粉丝数已经突破330万人,通过移动互联网她累计帮助家乡销售出荔枝、龙眼等水果800多万斤。在她的带动下,灵山县的电商迅猛发展,2018年已经达到3000家,比2017年多了一倍。

  在颁奖礼上,字节跳动创新事业部总经理杨洁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信息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公益。

  对照这些“三农”信息创作者的经历,这句话对于我们当前推动脱贫攻坚、开展乡村振兴很具有启示。

  何为“最需要的公益”,我想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信息就是”渔“。

  经济上的贫困,很多时候是由于信息上的贫困造成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是这并不一定天然就会惠及更多普通的民众,尤其是对于那些大量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而然,反而可能会进一步造成信息分化,进而加剧贫富分化。这是多年前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困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以及脱贫攻坚的推进,农村信息化的物质基础水平大幅度提升,很多贫困地区都是实现了宽带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推动互联网向农民生产生活全方位渗透,大大推动了农村信息化进程。

  当基础设施齐备后,信息供应、内容服务的短板就开始显现。9亿农民,这个市场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传统的信息生产方式和生产渠道完全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尤其 “三农”问题,是一个很特殊的领域,看似很大众、很日常、很普通,却有着诸多无形的门槛,在某些方面存在很严格的准入。搞互联网的不了解“三农”,了解“三农”的不熟悉互联网,这个壁垒限制的不只城市的内容生产商或者新闻传播者们,对于三农发展更是一个巨大的制约。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也尤为重要。

  不是没有嗅觉敏锐的开拓者。互联网渠道下沉的前期,我们也曾经目睹各色“乡村网红”的诞生。他们踩着社会摇、踏着鬼舞步摇曳而来,他们上演辍学后的花式搬砖、鞭炮炸裤裆,还有喊麦、“土嗨”和酒桌上的“吹”啤酒, 也在互联网上收获粉丝万千。但是这种残酷的底层物语表达,在原始粗暴的商业逻辑推动下,虽然挟裹着巨大流量和社会话题度,不过是用来满足的旁观者对农村的猎奇与消费,充满了赤裸裸的歧视和偏见。

  这样的信息制造,代表不了农村,解释不了农村,更造福不了农村。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信息不对称,进一步加深城乡之间的鸿沟,伤害农民的价值认同和自我实现。

  而今,我们迎来的是以巧妇9妹、乡野丫头等为代表的新时期“乡村网红”的兴起,他们不搞怪、不猎奇,只是简单地利用手中的相机、手机拍摄农村的田园风光,展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推广农业信息技术,助推农产品上行。不仅取得了信息传播上的商业成功,更是为乡村发展带去更多正能量的的滋养。

  这组数据确实令人震撼。

  2018年,今日头条平台上的三农创作者,创造了超过200万条三农信息,累计阅读量和播放量约500亿次。在所有三农头条号里,超过50人拥有100万以上粉丝,超过500人拥有10万以上粉丝,粉丝总量相比去年增加了1亿。

  爆发式的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抓住了互联网渠道下沉的平台红利,另一方面也是契合了人们回归田园、追寻乡愁的情感,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巨大政策机遇。

  但从未来更长远的发展来看,要真正做到,信息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公益,让“三农”信息普惠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还有很多挑战。

  信息的配置是一方面,关键是信息的瓶颈打破之后,产业发展的水平能否提升、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否保障。当前,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一方面有消息不对称的因素,更有产品结构问题、质量问题。尤其是很多农产品结构性过剩情况越来愈凸显的背景下,“乡村合伙人”计划不能只是此消彼长的渠道,而是要真正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产品结构的优化,全方面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农产品的储藏、运输问题。鲜活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一直是制约农产品上行的一大关键。当网红有了,流量有了,订单有了,能不能赚钱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基础保障如果不到位,那就只能是“数字繁荣”。

  农村的美丽风光被直播出去后,大批游人蜂拥而至,当地的服务能否跟上?网红的带货能力提升后,产品质量如何把控?农村的信息化改造,绝不只是信息内容的生产和硬件的改善,必然要和产业的发展链接起来,着落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上。

  更多的问题要提给这个时代。信息化的浪潮蜂拥而至,我们是否做好准备迎接这一切的到来?基层的脉动、草根的创造风起云涌之时,我们的管理体制机制能否跟上发展的步伐?

  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好的机会。

  很多事情还只是开了个头。一如金稻穗奖还只是第一届。

  信息让生活越来越美好,需要权威媒体和信息平台的努力,更需要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的跟进支持。既要授人与渔,还要放水养鱼。如此,信息普惠的力量才能向下扎得更深,赋能乡村的价值才能生长的更盛。 (来源:农民日报 施维)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