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甘肃分享扶贫经验:“对症下药”重坚持

2019年04月23日 11: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甘肃敦煌4月23日电 (艾庆龙 魏建军 南如卓玛)“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需要将资源和人结合起来,集合成产业力量。”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企业家在脱贫攻坚中,需注重贫困户能力建设,通过产业扶贫改变落后面貌,在持续有效帮扶下,形成“造血式”发展,使其依靠培训技能发家致富。

  4月22日至24日,2019年中国绿公司年会正在甘肃敦煌举行。期间,多名企业家应邀参加了“产业脱贫——追求可持续的扶贫创新”分论坛,他们结合工作中“脱贫经验”交流看法,为甘肃脱贫提供新思路、新发展。

  “起初,企业家给贫困户的钱和粮食,并未用于发展产业,而是用于日常消费。”马蔚华坦言,过去的扶贫,注重阶段性金钱补贴,忽略贫困户能力建设,无法实现长效发展,导致出现返贫现象。

  “留守村庄的不只是儿童,还有体弱多病的老人家。”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分析说,企业家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设工厂,使其留守人员“顾家务工两不误”,同时企业家要避免“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贵在持之以恒。

  “农村之所以贫,不是缺资源,而是缺人才,也就是说大城市跟小城市最大的差别是人才之间的差别。”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在谈及解决贫困问题时说,帮助农村地区培养出专业人才尤为重要。

  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的张茵举例说,该公司与国内院校合办技术培训班,贫困学员免费参加培训,经考核后取得相应证书,便可安排到公司各岗位工作,“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生计问题,公司也获得了一批专业技术骨干”。

  “企业家参与扶贫,最大的特点和最大的价值便是可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依文企业集团董事长夏华认为,企业若找不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脱贫攻坚中,就会因缺乏后续资金,仅为慈善者角色,并且成效“转眼即逝”。

  “寻找、对接市场需求,将每一个贫困者的手工品变成商业价值。”已培养近万名绣娘而被称为“绣娘姐妹”的夏华在分享产业脱贫经验时说,对接市场的同时建“绣娘人才数据库”,发现哪些人会何种刺绣,经过培训后,农家手艺制作刺绣通过“都市深山集市”进行出售,还会组织绣娘与都市的消费者现场交流,在良性循环下,“实现万名的绣娘在家,养着鸡鸭、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

  “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农业产业化。”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表示,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通过合作社连着千家万户,良好的循环模式不仅能实现规模化种养,而且通过加工包装,借助龙头企业销售渠道,直达市场。

  会议期间,李旺泽还向企业家“抛出橄榄枝”,他说,甘肃拥有气候、土壤、水、空气等生产有机农产品自然条件,欢迎企业家来甘肃投资,共同开发实现双赢和多赢。(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