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北京世园会澳门园:中西方文化交汇的“莲花宝地”

2019年05月30日 09:21   来源:新华网   

  北京世园会澳门园:中西方文化交汇的“莲花宝地”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魏梦佳、查文晔)在北京世园会的中华园艺展示区,香港园、澳门园、台湾园毗邻而建。占地约2000平方米、名为“荷园”的澳门园,与世园会国际馆的“花伞花海”景观交相辉映,以其中西文化交融的建筑特色成为园区一道亮丽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游览。

  走近澳门园,一座妈祖阁牌坊映入眼帘,上面写着“德周化宇、泽润生民”。门口草地上放置有澳门妈祖阁旁的“洋船石”,石上绘有一艘扬帆远航的彩色大船,寓意西方文化穿越海浪扬帆而至,经过妈祖阁传入澳门。牌坊后两个绿色大字“澳门”分外显眼。

  展园负责人介绍,澳门素有“莲花宝地”之称,未填海造地之前,澳门的地形地貌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及区徽更以荷花作为主要元素。在澳门,还有不少街道以“莲”为名。

  因与荷花渊源深厚,澳门园以“荷园”为名。园区中央的中式水池中放置有代表澳门的金莲花雕塑,池中种有各式水生植物,而不同材质的荷花造型小品也分布在展园各处,让游人体会荷花不同的美态。

  澳门园中最显眼的是一座通体黄色饰以白色花纹的建筑,这是仿建的极具澳门历史文化特色的港务局大楼(旧称嚤啰兵营)回廊。

  这一微缩版建筑糅合了不同的建筑风格,正立面有具印度色彩的尖拱券,各拱券之间的上部以三叶饰点缀,加上墙上排列的尖形装饰,反映澳门中西交融的文化。同时,设计者以回廊形式连接园路,水池上中式和西式廊道相连,突出了具澳门色彩的中、西式庭园特色。

  北京世园局招展二部副部长李扬说,为了尽可能展现港务局大楼的风采,澳门园专门聘请了澳门的专家调配“澳门黄”涂料用于建筑。“澳门园用标志性建筑、亭台楼榭、步道水系等,打造出了一个整体园艺景观,让大家一来就知道是来到了澳门,也凸显了澳门作为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镇的特色。”

  漫步澳门园,不仅能欣赏澳门的特色建筑,领略历史文化,还能观赏园中栽植的各色植物花卉。“我还没去过澳门,就想过来看一看。”正在澳门园参观的来自沈阳的游客付女士说,“感觉这里既有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特色,也充满异域风情。”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