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张静)近年来,上海金山区围绕“努力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的要求,结合当地乡村的实际情况,全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兴旺,通过特色小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步伐,以特色小镇为突破口,以发展特色产业为助推器,打造具有独特地域风情的乡村产业。
位于朱泾镇待泾村的花开海上生态园里,一池池的睡莲亭亭玉立,园中小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繁花盛放......不到五年的时间,这里的样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中共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委员会书记李士全介绍,这片地以前地势较为低洼,一到雨季农田就容易受到洪涝灾害。2017年,花开海上与待泾村达成协议,村里将600亩土地和闲置农房租给园方。如今,这里已经从低洼农田变成花海,不仅是市民们周末和节假日郊游的好去处,也成为了待泾村村民自家的后花园。
花开海上生态园景色宜人
花开海上生态园建成开放以后,村里将土地承包出去的农民工作也有了着落,直接在生态园上岗就业。依靠发展旅游服务业,生态园解决了120余个村民的就业岗位。除此之外,生态园还将门票收入的10%和停车费的收入回馈给村子,增加村里的收入。目前,村民的年均可支配收入由原来的23000元增长到了29000元。村民的腰包鼓了,村子的风景美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高了。
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兴起,一些原本在城市生活的年轻人辞去工作回到乡村开起了民宿。陈伟原来是从事金融行业的,家乡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以后,她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廊下镇开了一家民宿,生活过得悠然而自在。
金山区,一幅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路线图正逐渐绘就。
位于廊下镇的上海廊下郊野公园天母果园近日迎来了桃子大丰收。桃园一共有水蜜桃、黄桃、油桃等32个品种,市面上的桃子品种几乎都能在这找到。品种不同的桃子成熟期也不同,每年的5月到11月天母桃园的桃树上都挂着果,与市场上售卖的应季桃子可以错开上市时间,桃子也能相应的卖一个好价钱。
天母果园的桃子挂满枝头
天母桃园目前已经采取机械化作业的模式,将人工成本降到最低。原本一个基地需要20多个工人,现在只需要3个工人就可以管理一个基地。天母果园的总经理王卫国还去了日本学习先进的果树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最新引进了日本的新品种桃树,新品种桃子预计明年可以上市。
“我们果园的桃子是听音乐、喝牛奶长大的桃子,不是一般的甜!”王卫国一脸自豪地对记者说道。原来,桃园的桃树零化肥,桃子农药零残留,并对果树实行精准施肥,肥料成分相当于牛奶的成分,结出的桃子自然是又大又甜。
用科学的技术培育果树,用先进的理念经营产业,廊下镇的特色林果业成为助推当地经济的重要产业
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
待泾村的清晨,村口有七八个村民手里提着垃圾袋,排队等待对分类好的垃圾进行称重。上海市开始施行垃圾分类以后,这里的村民每天早上都会做这件事情。“1.3千克,放到湿垃圾里。”负责垃圾称重的工作人员一边往村民的卡里积分,一边指引村民把垃圾扔到正确的垃圾回收箱。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可以用垃圾分类得到的积分兑换牛奶、纸巾等一些生活用品。
排队等候垃圾称重的村民
为破解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难题,朱泾镇找了一把“新钥匙”——实行“桶长”制。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中,“桶长”始终奋战在村内村外的一线,给村民教授垃圾分类知识,并检查村民垃圾分类是否合格。
“村里刚开始试点实行垃圾分类时,一些年纪大一些的老人都很不习惯,但经过我们的宣传和指导之后,现在村民基本上都会自觉做好垃圾分类的工作。”一级“桶长”张冬华说道。
待泾村不仅垃圾分类做得好,河道治理和环境卫生保护做的也很到位。走在待泾村乡间宽敞齐整的道路上,白墙黛瓦,水清岸绿,民风淳朴的田园人家,一幅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伴随着前行的脚步,在眼帘徐徐展开。
治理后的待泾村白墙黛瓦,水清岸绿
近年来,待泾村正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围绕“水清、岸绿、村美、人和”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打造让人“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并计划于明年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经过生态环境的大力整治,村庄美了,乡情也浓了,金山区的乡村发生了美丽“蝶变”,呈现出一片“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新风貌。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