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矿山公园:旧矿坑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2019年07月18日 10:2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黄石7月17日电(游苏杭)绿荫环绕,鲜花簇拥,若非亲眼所见,很难将眼前之景与寸草不生的矿山采矿场和废石场联系起来。

  16日,“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长江之变”网络主题活动来到了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共同见证了这里曾经因多年采矿而遗留下的地表“伤疤”是如何一步步蝶变成为网红打卡地的奇迹。

  作为公园核心景区的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坑,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南北跨度900米,东西跨度2200米,最大垂直落差达444米,能容下一幢148层高的大楼,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相当于150个标准足球场。

  尽管它被叫做“天坑”,但它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人工所挖。事实上,这里曾是三座连绵起伏的铁矿山,自三国时期便开启了采矿活动,迄今已有1790多年的开采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更是成为华中地区的“钢铁粮仓”。

  资料显示,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累计剥离岩石3.64亿吨,采出的铁1.3亿吨,生产的矿山铜32.5万吨、黄金16吨、白银32万公斤。

  然而,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步枯竭,过去的辉煌却成了后来的困扰。长期的开采留下了诸多矿坑、开山塘口和工矿废弃地,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便是这个“天坑”。

  据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负责人阎红勇介绍,当年曾有3.64亿吨的废石被丢弃在这里,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城市发展。

  如何让这个寸草不生的采矿地再度焕发生机、重现自身价值,成了摆在后来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为再造绿色家园,上世纪60年代,大冶铁矿联合相关科研院所成立专业绿化队伍,在挖掘矿坑堆成的岩石山上种植生态复垦林。经过几代矿山人的努力,废石场上种出了面积达366万平方米的刺槐林,这里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林。

  为推动矿山由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发展,本世纪初大冶铁矿开启了绿色转型发展之路。2007年4月22日,在世界地球日当天,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开园迎客,成为中国首家国家矿山公园。随后,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又获得了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风景区、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等荣誉。

  现今,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每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在槐花盛开时节,这里更是迎来了黄石一年一度的槐花旅游节,今年的槐花旅游节累计接待的游客量达5万人次。

  如今,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已成为黄石的一张亮丽名片,为这个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活力。未来,黄石还将继续探索“工业+旅游”新模式,走出一条老工业城市的转型蝶变之路。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