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番茄树年产4000斤果子 咸宁赤壁农村新鲜事真不少

2019年07月19日 10:13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坤)“这是我们无土种植的番茄树,一棵树年产量可达4000斤。”7月17日,“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长江之变”网络主题活动湖北行媒体采访团来到咸宁赤壁,在车埠镇小罗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智能温室大棚,可以看到六千平米的玻璃房里,全是无土栽培的各种蔬菜。

  在大棚最里面,有三棵2米多高的番茄树,整个树冠被固定在圆形的钢架上,像一把巨大的伞。工作人员称,前几天刚采摘过一次,平均一棵树产量有600多斤。为什么要无土栽培?工作人员解释说,无土栽培的好处是可以杜绝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害菌,植物吸收的各种成分人为可控。记者们随机采摘了一些番茄和黄瓜,园区工人表示,“都是有机的,不用洗,直接吃没问题”。

  该园占地面积15000亩,总投资17亿元。据工作人员透露,到今年年底,该示范园的另外三个智能大棚也将投入使用,届时一个集农业观光、采摘、休闲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将初具雏形,将引导当地发展特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

  随后,采访团又来到了邻近的柳山湖镇,记者们看到的也是一副令人欣喜的景象:虾稻共作,田方渠直,葡萄园成片,村庄连着荷塘,昔日的“穷窝子”变成了大花园。

  “赤壁垸、柳山头,遍地荒野遍地愁,水灾病灾阎王债,苦海何日是尽头”。半个世纪前,这首当地民谣口口相传。柳山湖镇镇长周宗平介绍,移民初期,这里人均耕地面积不到2亩,四面沼泽、芦苇丛生、钉螺遍地,上千人感染血吸虫病。因地势低洼,遇到大汛之年,农田淹成泽国。农民住的土坯房,下雨怕倒塌用木柱子撑着,屋内黑乎乎的。收入低、环境差,老百姓生活十分困苦。

  10多年来,各级部门投入上亿元改造移民房屋、维修加固干渠、防治血吸虫病、出台移民补助政策。2014年,赤壁市又将该镇列为四化同步试点,几年来累计整合2亿多元投入建设美丽乡村。

  如今,全镇6个村修起新民居集中区,每个村均配有景观塘、小广场、健身场地,黝黑的沥青路两旁绿树成荫。

  在赤壁镇东柳村,记者们品尝到了当地种植的西瓜。说起这个西瓜,赤壁镇镇长张本强表示,这要归功于东柳村集体和村党支部的努力,2011年,东柳村党支部争当领头雁,率先进行西瓜种植试验,带头流转800亩土地示范,并取得了成功,随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进来,村民的收入也逐渐提高了。

  东柳村的西瓜都是订单农业,固定销往武汉和长沙,这导致一些本地人抱怨说,这么好的西瓜本地买不到。“订单农业就是这样,供不应求,目前还无法满足本地市场。”张本强苦笑着说。

  近年来,赤壁市把乡村振兴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先后启动10个田园综合体、20个示范村、3条农业休闲观光线路示范打造。全市田园综合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官塘驿白羊林山、车埠小罗湖、赵李桥柳林、荷色沧湖等田园综合体正在快速推进,预计总投资超150亿元。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