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社区来了!成都营造区域发展“微生态”

2019年07月30日 09:58   来源:科技日报   

  产业社区来了!成都营造区域发展“微生态”

  第二看台

  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力争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率先将电子信息产业建成首个万亿级产业!瞄准这一目标,近日成都高新区宣布,该区将统筹规划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清水河无线创智、总部经济和电子信息专业服务6个产业社区,目前已启动其中3个产业社区建设。产业社区如何助推区域内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科技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社区聚力 推动产业链式发展

  此次率先启动的产业社区,主要是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清水河无线创智产业社区、集成电路产业社区和新型显示产业社区。

  “为进一步推动高新西区转型升级,加快从传统工业园区向产城一体生活社区转型,我们根据高新西区现有产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分布情况,构建起了产业细分、功能匹配、空间聚集的专门产业社区。”谈及产业社区设立初衷,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规划产业社区有助于实现产业成链聚集,对细分产业精准施策,更重要的是对呈现不同发展业态、发展阶段、发展能级的电子信息细分产业,及其从业人口精准匹配城市功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成电国际创新中心,是集成电路产业社区的核心板块。该中心占地135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计划通过3年至5年建设,汇集高层次人才不少于200人,完成关键技术研发不少于100项,累计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不少于500家,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高地。

  记者在成电国际创新中心内的“芯火”双创基地西区中心内看到,数十台大型设备摆放整齐,室内装修已经完成。“现在基地已具备提供各类公共服务的能力,马上就可以迎来项目入驻了。”成都芯火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有限公司负责人贺照峰说,该基地主要为小微、初创企业建立完善服务体系,以推动“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的产业生态系统。

  “‘芯火’基地运营后,将集成测试平台、人才培训平台、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器等功能。”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作为西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聚集地,成都高新区承载了成都市近90%的集成电路企业。未来,通过产业社区建设将使区域内产业环境更为完善。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与电子科大合作,共同引进科技创新中心、工程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等项目,进一步激发产业社区创新活力。”该负责人说。

  产城融合 营造区域发展“微生态”

  “当前,产城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产城融合的物理空间是社区。”成都高新区科技与新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产业社区主要是以汇聚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形成若干微观生态链,实现产业布局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这几天,在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清水河无线创智产业社区内记者看到,可进入、可参与的生态绿道和城市道路交相穿插,樱花、红叶石楠等植物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体系,远处的清水河湿地公园内水光潋滟,展现出的川西独特韵味。和静谧的公园、绿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隔着一条街正在抓紧建设的西区人才公寓……这是该产业社区正在建设的多个生活配套、景观提升工程。

  谈及未来该产业社区的规划,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负责人说,在产业载体建设的同时,该社区将根据从业人员需求,按“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工作圈”规划,细分“1个大学型工作+1个生活圈+1个科技型工作圈”产城融合单元,以“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为主线,实现产城融合提质升级,打造具有活力的研发型产业社区。

  “工作一整天后出来散散步,能适当放松下身心,感觉很好。”在华为成都研究所工作的李伟告诉记者。随着此次启动建设,未来的清水河无线创智产业社区将以“电子科大(科技创新)—无线众创空间(创新孵化服务)—华为成研所(产业研发聚集)”为轴,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创新链。为进一步精准匹配服务要素功能,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开工建设西区人才公寓35.6万平米,规划建设社区用房、农贸市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合庆路特色街区、滨水商业街、合源路运动场等6个商业服务配套项目,建成高品质宜居生活城。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区将按“一个产业社区一个特色主题”,统筹规划建设多个产业社区,加快建设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宜业宜商宜居的产业新城。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