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港媒:黑衣暴徒滥用私刑 与恐怖分子有何区别?

2019年08月14日 15: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14日电 香港《文汇报》14日发表署名为李自明的评论文章称,香港国际机场连续两天因为暴徒蛮横地霸占机场而“停飞”,他们不但剥夺全球旅客出入境的自由,更滥用私刑,围殴内地旅客和记者。他们与恐怖分子有何区别?

  文章摘编如下:

  “黑衣人”连续两日在香港机场非法聚集施暴,瘫痪机场,攻击市民、内地和海外游客,搞到天怒人怨。14日,他们的暴行升级,发生两宗“黑衣人”禁锢内地人士的恶性恐怖事件。

  一位法律界人士十分气愤地表示:“港澳办发言人杨光日前才警告,‘反修例’暴力运动已出现‘恐怖主义的苗头’,以此呼吁港人警惕并且支持警方执法。言犹在耳,占据机场的黑衣暴徒,在全球舆论媒体关注下,竟然滥用私刑,以非人道手段攻击普通人,连记者也不放过,欲置他们于死地。他们完全泯灭人性,与反人类的恐怖分子有何区别?”

  一名内地游客被黑衣暴徒怀疑身份,遭对方包围,并用索带绑手,然后发现他有内地身份证和港澳通行证,而港澳通行证上印有“公安出入境管理局”的字样,黑衣暴徒立即失控,诬称他是内地公安、警方卧底,数十人对他拳打脚踢,折磨凌辱达5小时;而《环球时报》记者因为身上有“我爱警察”蓝色T恤,也被示威者包围,同样用索带绑手,进行非人道的折磨。

  黑衣暴徒在机场的所作所为,清楚反映“反修例”暴力运动已经变质,已经沦为不折不扣的本土恐怖主义。“黑衣暴徒仗势凌人,自恃谁大谁恶谁正确,不要说普通市民,连记者、警察都照锁照打,完全目无法纪,超越所有社会可接受底线,根本犯下反人类的罪行。”法律界人士声色俱厉地说。

  香港国际机场是香港的大门,长久以来是展示香港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平台。近日暴力冲击事件中,黑衣暴徒瘫痪机场,已经严重影响乘客,令香港蒙受巨大损失,14日再大闹机场,禁锢殴打内地游客、记者,追打警察,把机场变成“战场”。

  法律界人士直斥:“黑衣暴徒毁了香港的形象,牺牲香港的整体利益,他们口口声声要守护香港,其实正在用恐怖分子的手段劫持香港,要达到他们的诉求,否则就玉石俱焚,摧毁香港。市民应该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了,不想‘被揽炒’(注:被波及),现在抵制他们还来得及。再迟,恐怕后悔莫及。”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