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短评:香港市民应看清美政客反中乱港祸心

2019年10月17日 15: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16日电题:香港市民应看清美政客反中乱港祸心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美国众议院当地时间15日执意通过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给香港眼下之困局再掀波澜。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中国外交部、香港特区政府、国务院港澳办、香港中联办、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北京时间16日均就此作出回应,对美国国会推动审议有关涉港法案予以强烈谴责。多部门多机构之密集发声相当罕见。

  修例风波历时数月,香港正有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清醒意识,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才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中国人正运用自己的智慧为局面创造拐点。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亦表态,香港问题会自行解决。

  然则树欲静而风不止。美众议院政客们企图借国内立法影响其行政、乃至外交政策,这些人罔顾事实、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以达到插手香港事务的目的,同时暴露其假人权、民主之名、行干涉中国内政之事的险恶用心。

  近期,香港一些暴力分子肆意进行打砸抢活动,阻碍交通,损毁公共设施,向正在运行的地铁投掷汽油弹,制造遥控土制炸弹,动辄围殴表达不同意见的普通市民,袭击警员、抢夺枪支并以利器割伤执法者颈部等。种种劣迹严重危害公共秩序、公共安全,侵害广大市民的人身安全、言论自由等基本人权。

  香港市民此刻更须看清,当前香港面临的根本不是所谓人权和民主,而是尽速止暴制乱、恢复秩序、维护法治的问题。涉港法案在众议院的通过是美国一些政客助纣为虐,公然支持香港反对派、“港独”分子以及激进示威者为反中乱港“摇旗助威”的又一例证。

  外交部发言人言及,对于美方的错误决定,中方必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反制。中国下一步反制措施为何,且待观察。但可确定的是,任何人都不应低估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贯彻“一国两制”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