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记者厦门行:近观台商投资区三十年巨变

2019年10月21日 17: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厦门10月19日电 题:两岸记者厦门行:近观台商投资区三十年巨变

  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

  弹指一挥间,深受台商青睐的厦门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设立已届满30年。19日,包括5家台湾媒体在内的两岸媒体记者,来到这一片投资热土,近距离观察其三十年沧桑巨变。

  1989年5月20日,作为国务院最早批准设立的四个台商投资区之一,杏林台商投资区正式获批成立。紧随其后,1992年12月,集美台商投资区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三十年风雨兼程,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在厦台胞台企投资兴业热土和“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福地”。

  当天,两岸记者行首日,记者们走访了厦门士林电机有限公司、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台企。

  在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两岸记者一睹网球天王使用过的同款球拍、近距离接触轻便无比的碳纤维自由车、亲手触摸又轻又结实的飞机座椅骨架,见识各类“黑科技”产品。

  这家设立于1991年12月、主营各类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的台企,经过多次增资扩产,目前投资总额已逾一亿美元。

  该公司管理支援中心经理陈立展介绍说,厦门新凯的母公司为台湾拓凯实业,产品99%以上外销,主要出口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碳纤维球拍占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份额以上,碳纤维自行车架、碳纤维安全帽产能也位居世界前列。

  两岸记者行首日最后一站,记者们来到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参访。董事长吴进忠亲自带领大家深入各栋厂房参观,两岸记者现场见识了各种各样时尚的太阳眼镜,近视镜,偏光镜,老花镜,抗红外眼镜……

  1969年创立于台南的来明集团,1989年前来厦门投资问路,成为厦门最早一批台资企业。扎根集美台商投资区30载,专业经营视光学产品,如今,已成为太阳眼镜、太阳镜片、偏振三维立体眼镜国家及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更是厦门拥有“中国太阳眼镜生产基地”荣誉的开创先驱之一。

  吴进忠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忆说,1989年,恰逢国务院批准设立杏林台商投资区,他来到这里实地考察之后,认定这里基础完整,有企业所需要必备的基本条件,毅然投资办厂;投资后,厦门市、区两级政府都很支持企业的发展,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得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从原来的1家发展到如今的5家;投资规模从最初的300万美元,发展到如今的5000—6000万美元。”

  统计数据显示,厦门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设立前,全区只有3个较大的中型工厂,工业总产值仅2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到2018年,集美区地区生产总值已达686亿元,财政总收入123亿元;台资企业798家,创造工业产值近330亿元。

  除了参访在厦知名台企,在三天的行程里,两岸记者们还将深入一品创客基地、厦门软件园三期、灵动青春·台湾青年创业园、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等投资兴业重要代表,并前往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亲身感受集美区方便、快捷、高效、贴心的营商环境与行政服务。(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