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出诊15万人次,走村串户40多万公里,裘国兴——
山乡巡诊五十年
本报记者 苗丽娜 孙良 金汉青
山叠着山,看不到尽头。嵊州市崇仁镇淡竹村的乡村医生裘国兴背着药箱,行走在弯曲的山路间,一走就是整整50年。
裘国兴今年68岁,是嵊州最年长的乡村医生,一个人的医务室,守护着1229位村民的健康。做了一辈子的乡村医生,村民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村民,大伙都称他为“乡村120”。
为村民“错时上下班”、微信远程会诊、田头诊疗室等都是裘国兴自创的“乡村医生工作法”,他说,新农村发展快,村民现在都很忙,没有一点新手段跟不上节奏。
10月下旬,记者跟随裘国兴的脚步,一起出诊,亲历乡村医生的一天。
为村民“错时上下班”
天蒙蒙亮,当记者赶到淡竹村卫生室时,裘国兴早就开门坐诊了。诊室外面贴着一张打印的坐诊时间表:早上5点——晚上8点。一身白大褂,一副老花镜,身材清瘦但身板硬朗,这是裘国兴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裘国兴很忙,当天通过微信和电话预约的病人有30多人,多数是来量血压或测血糖。村民李超兴赶在农活前走进卫生室。“裘医生的时间随我们,我们早裘医生也早,我们晚裘医生也晚。”
“我们村蚕桑茶果产业发达,农忙时,村民一出门就是一整天,我就根据他们的时间安排诊室开门时间。”裘国兴告诉记者,每年4、5、9、10月,他的诊室都会提早开门、延时关门。有时诊室比较忙,他的中饭都是妻子送来的。
“用个时髦的说法,我这也是错时上下班,村民可以看病、干活两不误。”裘国兴笑着说。
忙到早上8时左右,裘国兴才空下来和记者聊起自己的职业经历——1970年3月,他被推荐到嵊县人民医院防治院卫生学校参加培训,半年后成为一名活跃在田间地头“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2010年,嵊州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他的诊室从家搬进了卫生室。
“我现在是卫生院的员工了,更要好好做,老百姓都看在眼里的。”裘国兴说话很朴实。
稍稍休整了20多分钟,裘国兴打开电脑,将今天问诊的情况输入村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有全村1229位签约村民的身体健康记录,其中198位高血压患者和41位糖尿病患者都用不同颜色标注。记者看到,裘国兴根本不用查找和一一对着名字输入,录入速度相当之快。
裘国兴说,几年前,村民健康档案数据化后,他花了几个月去熟悉电脑,现在村民病历档案在电脑文档的哪一页哪一行他都烂熟于心。“村里老年人比较多,我现在的工作主要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做好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
山间田头都是诊室
嵊州是国家乡村医生签约服务重点联系县,2013年启动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淡竹村区域面积3.46平方公里,包括5个自然村,裘国兴每月都要跑遍5个村,为签约村民上门服务。
“金飞,你自己觉得怎么样?”上午9时30分,准备出门问诊前,裘国兴微信远程诊疗了一下,他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带药。
在药箱放入感冒药、听诊器、血糖仪……再背上一个装了方便面、水和折叠凳的袋子,裘国兴出门了。裘国兴会骑电动车,但总是走着出诊,因为田头山间都可以当诊室。
“血糖11.9,高了一点。”走进上淡竹自然村120号村民裘成元的家,裘国兴为他测了血糖,又细心叮嘱他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多晒太阳。
“我的话我老公不听的,他就听裘医生的。裘医生很热心,我老公腿脚不便,只要一个电话,他就来了。”裘成元的妻子曲朝玉告诉记者,裘成元今年62岁,坐轮椅20年了,裘国兴也上门服务了20年,裘成元的病情一直控制得很好。
“裘医生,你来帮我看看。”正在种番薯苗的村民裘维生远远看到裘国兴,急急从田埂下来拦下了他。裘国兴帮他按压了后背,怀疑是患了骨质增生,建议他抽空去拍个片,还拿出塑料凳当桌子,坐在田埂上,就地给他量了血压。
当天中午,裘国兴又走了8里山路,顶着日头来到上淡竹村198号韩金飞的家。韩金飞前一天在卫生室测量的血压值有点儿高,裘国兴不放心,今天亲自上门,为她追踪测量。
从韩金飞家出来,已经是下午1时了,裘国兴拿出方便面吃起来,喝了几口水,继续上路,因为要赶在天黑前,看完剩下的几个病人。
50年来,裘国兴就这样踏遍了淡竹村一带的山野乡间,累计出诊约15万人次,走村串户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10圈。在村民们的心中,裘国兴不仅是一名乡村医生,更是他们的“健康守护神”。
一辈子做村民的“120”
走回诊所已经是晚上6时30分了,已有村民在等着看病了,来不及歇歇,裘国兴又忙碌起来。
“裘医生随叫随到,不怕麻烦的,是我们村里的‘120’,我们的病他比我们还上心,我们都很相信他。”村民钱小爱测完血压后告诉记者,自己是慢性高血压患者,每个星期都会来卫生室测量,有时候忘记了,裘医生就直接找上门来。
裘医生告诉记者,淡竹村原有4个赤脚医生,由于收入微薄,有的去经商,有的去当兵,都离开了这行,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
“为什么选择留下?”听到记者的提问,裘国兴顿了顿回答说:别人走了我也走了,村民们怎么办?很多村民半夜都要来敲门看病的,我再不留着,他们看病就要跑很远的路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50年前的一份初心,让裘国兴坚守到了如今。50年来,记不清有多少次冒着大雨、顶着风雪、耐着高温给村民出诊看病;50年来,学习针灸,辨识草药,免费教给村民;50年来,一次次与时间赛跑,救回溺水儿童、农药中毒的年轻人……而现在,裘国兴又多了一份心,通过每一次的走诊,关心村里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
不过,裘国兴也有发愁的时候。卫生室安静下来的时候,他一个人整理药品,核对数目,填写补货单,不由就会想到:等自己退休后,谁来接手淡竹村卫生室的工作。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嵊州全市有注册乡村医生200余人,平均年龄大约在65岁。“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驻守在村里,踏踏实实做基层全科医生。我也在物色人选,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裘国兴告诉记者。
让裘国兴宽慰的是,自己的身体一直很健康,所以还能坚持做下去。“这一辈子,就当村民身边的‘120’。”裘国兴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