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交出漂亮答卷 前三季度生产总值超6.5万亿元

2019年11月19日 14:43   来源:北京晚报   

  源自中关村的创新生态被移植到天津、河北,来自北京优质项目资源引流至雄安新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地……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三地抱团共进,共同走上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报告。1至3季度,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超6.5万亿元,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分别同比增长6.2%、4.6%和7.0%。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三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同发展成效显现。

  前三季度三地经济运行平稳

  初步核算,1至3季度京津冀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01.1亿元。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分别为23130.0亿元、15256.4亿元和2681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分别增长6.2%、4.6%和7.0%。

  居民收入也在稳步增长。1至3季度,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0541元、33642元和18870元,同比分别增长8.9%、7.1%和9.5%,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6.7%、4.7%和6.7%。

  三地消费模式均呈现迭代升级。北京服务性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性消费5.4个百分点,对总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成以上。天津旅游、文化等服务性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速快于总消费支出12.9个百分点。河北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长81.2%,智能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类增长43.1%,新能源汽车类增长2.0倍。

  更多优质资源引流至天津河北

  初创企业有了创新成果,想要先小批量试制和测试,但找不到制作工厂怎么办?在中关村智造大街,以敏捷制造快制中心、产品创意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为核心的“北斗七星服务链”让这样的难题迎刃而解。推出这一系列服务后,多个落户于智造大街上的创业企业、项目相继受益。

  如今,智造大街将在北京探索成功的经验带到天津,中关村智能制造科创中心项目今年7月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投入运营。中心内的硬创空间孵化器除可提供工商财税、企业入驻等基础服务外,还可解决硬科技企业诸如硬件快制、工业设计、可靠性测试、工业大数据分析与SMT一站式敏捷快制等专业化服务。

  除了将北京的优质创新服务生态移植,更多优质项目资源也在引流至天津、河北。1至3季度,天津引进北京企业投资超过1000亿元,占全市引进内资的比重接近5成。河北紧抓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对接,主动承接,前三季度承接京津法人单位109个,承接京津转移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9%,快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7个百分点。雄安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3%,增速逐步提高。

  三地抱团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随着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效果不断显现,三地正抱团走上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地产业结构正持续优化。其中,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平均水平,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均在5成左右(二者有交叉)。规模以上互联网信息服务、数据服务企业收入均增长30%以上。

  天津制造业转型发展,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32.7%。规模以上工业中,智能制造工业增加值增长7.6%,快于全市工业5.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0.3%、32.0%和11.3%。

  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8%,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9.2%,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8.0%,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接近3成。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赵语涵 制图:宋溪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