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商”讲“情商”,上海城市治理打动人心

2019年12月20日 10:56   来源:文汇报   

  城市如人,旧区改造、交通拥堵、老龄化等各类难点、痛点,时刻考量着这个“有机生命体”的“新陈代谢”。“勇挑最重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上海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迎着矛盾上、奔着问题去,狠抓落实、善作善成,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有机会、有舞台、有未来、有幸福。

  身边,是有温度的公共空间;抬头,是日渐舒朗的天际线……“润物细无声”的改变在申城街巷楼宇间悄然生发,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的点滴变化与温暖,最是打动人心。

  针走民心,实实在在提升百姓幸福感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争取早见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上海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宗旨所在。

  朔风渐起,每天都能吃上一顿新鲜又热乎的午餐,成为许多老人心头的念想。随着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在上海的遍地开花,社区里的温暖小餐桌,让老人们“乐胃”又暖心。上海继续在为老服务上挖深挖潜,叠加了“小药箱”“小浴室”等多重功能。

  城市治理,需讲究谋篇布局——既要着眼面上的“大刀阔斧”,也要从细微处精雕细琢,瞄准城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打磨“绣花针”,找准“落针处”,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把“针脚”走得更密更实。

  临近年底,一份份透着温暖的“成绩单”,令人怦然心动:

  ——今年全市旧改目标为50万平方米,到11月底已完成55.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9万户,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市民驿站、邻里汇、睦邻中心……全市2100余个社区综合服务点涵盖党群、政务、生活、法律、健康、文体等各类服务,承包市民日常需求。

  ——苏州河普陀区段岸线全长21公里,沿岸19个断点将在今年底全部打通,最精华、最核心的苏州河两岸以更加亲切的姿态,重归市民怀抱。

  ……

  科技支撑,精准对接群众切身需求

  浦东新区陆家嘴区域,车水马龙,通行状况的明显好转则得益于“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的投入使用,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负责人表示,该系统自去年投入运行以来,上海车辆拥堵指数下降15%,平均车速提升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上海“绣”出城市治理的“匀针细线”提供了硬核科技的支撑。原先孤立的数据在集聚后爆发出巨大的“算力”,产生新的“化学反应”,使得公共服务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城市治理也因此变得有“智商”,更有“情商”。

  目前,上海已在公共区域布设“陆、水、空、网”等感知神经元70余万套件,即时感知推送各类风险隐患,全领域全天候全时段为城市“站岗放哨”。全市3400余个居民小区加装了智能门禁等安防“神经元”,有效降低了入室盗窃发案率。与此同时,停车阻塞通道、独居老人看护等社会治理难点问题,也正得到逐一破解。

  新技术新手段的注入,也让基层一线的为民服务变得更为“贴心贴肉”。借力“一网通办”,徐汇区枫林街道居委会里的办公桌变成了综合受理台,医保卡更换等15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项目被“接”了进来。根据各居民区的实际需求,居委会办公室腾出来的空间被注入了配餐室、图书角、理疗室等多种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党建引领,初心和使命化作开拓创新精气神

  一边是建于上世纪的老旧小区,一边是高档商品房社区,虽一墙之隔却不相来往。在五角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牵头引领下,社会组织、社区规划师、物业公司、居民群众等社区多元主体共同议事,最终达成破墙开门的决定。今年3月,连接两个小区的“睦邻门”终于打开,陌邻从此变睦邻。

  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生活环境、社会秩序等方面都体现着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作为党的诞生地,也是党的初心始发地,上海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以党建为抓手,不断丰富为人民服务的载体,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除了企业党建、社区党建、楼宇党建等经典党建方式,伴随着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江公共空间贯通而兴起了“滨江党建”——浦东、黄浦、徐汇、虹口、杨浦5个区25个街镇沿江布局了40余个党群服务站点;在虹桥商务区、虹桥机场等跨行政边界的新区域,创设“空港社区党建”模式,以党建联建为纽带,打造区域治理共同体……

  基层党建的创新举措层出不穷,广大党员干部更是将初心和使命化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不仅带头真抓实干,还撬动了群众的智慧与热情。宝山区“社区通”平台上,6万余名党员亮身份、起作用、受监督。在他们的带领下,“社区通”聚拢起“真正的邻居们”讨论“真切的社区事”,不仅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也让社区居民逐渐从“门对门的陌生人”变成“社区里的老熟人”。(记者邵珍)

  原标题:身边,是有温度的公共空间;抬头,是日渐舒朗的天际线……

  有“智商”讲“情商”,上海城市治理打动人心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